【直报网北京3月29日讯】(人民网-国际金融报)去年权益基金赚钱效应显著,吸引了大批新基民入场。其中大部分是90后,他们理财意识强,却在人生中经历第一次投资被套,交了第一笔学费。 今年春节前后,“基金”突然爆红,成为不少人聚会、吃饭、上网讨论的热点话题。从文字内容为主导的社交平台来看,微博、豆瓣、虎扑、NGA(中文综合游戏社区)已经成为新老基民交流的又一片天地,这些平台在风格上明显不同于传统的东方财富网和雪球等财经网站。 有数据显示,“90后”成为新增基民的主力军,“用利息生活,给资产增值”是他们的心之所向。但基金终归是风险与收益并存的理财工具,近一个月来,上千只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净值至少跌去10%。与此同时,基金因为大跌多次跻身微博热搜榜前列。 “搞钱”失败的年轻人似乎并不甘心,他们开始在各个平台分享投资的坎坷之路,从微博到豆瓣、虎扑再到NGA,待基金发行热潮渐渐回归理性后,新基民终究还是会为自己盲目冲动的投资操作付下第一笔学费。 基金:社交圈新话题 “工资存起来,让自己的本金越来越多,等待最优的投资机会”。这是豆瓣小组“用利息生活|投资理财”的一段简介,该小组成立于2018年10月29日,属于豆瓣“用利息生活”三部曲之第二阶段的小组,另外两个友情小组分别是“用利息生活|储蓄”和“用利息生活|财务自由”。 打开该小组,你会发现有528082名小组成员,成员称号统一为“钢铁韭菜”,几乎每天都有小组成员在平台上分享理财干货和投资记录,这是一个互动性和活跃性都非常高的小组。 在该小组讨论区,每天都会有最新的投资感悟和对热点事件的讨论。比如,某位“钢铁韭菜”发帖表示自己买入了诺安成长混合基金,显示买入金额是1万元,但帖子下方的回应中,有人称其为“真的勇士”,有人称其为“壮士”。诺安成长混合曾因其“押注式”重仓半导体策略,在短期大涨大跌引发众人关注,基金经理蔡嵩松也被投资者频频调侃。 近期刷屏的碳中和主题策略也引起“钢铁韭菜”们的注意。有位“钢铁韭菜”发帖询问是否有相关主题基金,还有“钢铁韭菜”表示,“小散真难,什么都赶不上吃肉,汤也喝不了。” 抱团股经历了一个月的估值下杀,一些去年四季度末重仓了白酒、医药、新能源等抱团股的基金净值遭受重挫。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3月19日,近一个月已经有上千只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净值下跌超10%。 近段时间,每当投资被套或亏损,投资者总会自嘲为“韭菜”。某位“钢铁韭菜”认为,新韭菜注定是被割的。但也有小组成员认为,只要不卖出就不是韭菜。而就在一个多月前,大家的发帖内容还主要是轻松愉快的分享收益,这种急转直下的心态转变,让越来越多的“钢铁韭菜”意识到,也许行情会很艰难,要做好应对的心理准备。 与豆瓣不同,靠篮球论坛发家的虎扑,也有众多股民和基民活跃在其“股票区”的社区频道。该频道一共有近20万的用户关注,帖子内容主要与股票投资交流、市场行情有关,但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基金话题涌入,“2月基金大跌”“三月基金情势大讨论”“当代年轻人买基金现状”均进入最热话题榜单。 有关基金的讨论内容,除了投资收益、基金经理外,也有用户发帖分析称,基金长期持有但也要及时止盈;基金可以定投,但需要注意加仓后的费用成本;确实会有微笑曲线,但也要学会高抛低吸;不能盲目崇拜偶像,基金销售也是要赚钱的。 一位用户曾在“股票区”发帖总结称,一定要在市场大热的时候降低仓位,不要盲目跟风,但也不要因为亏损而害怕。 除上述两大日常生活综合社区外,专注游戏攻略分享的NGA(中文综合游戏社区)也聚集了众多购买了基金的用户。该平台中专门设有名为“大时代”的频道,主要讨论股票投资等二级市场有关的投资经验。近段时间,该频道时常出现与基金有关的话题讨论。 从该频道近期发布的帖子内容来看,用户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有无碳中和概念基金”“基金为什么大跌”“基金长期投资收益如何”等。 除了情绪的宣泄和新入场小白的提问外,也有一部分人喜欢在频道中发布分析贴。一位NGA用户发帖称,自2019年起,基金因为大盘的改变而有了一个新的特征,结构化行情导致的赛道选择问题,这个自此以后有可能是个常态化的趋势。因此如果有信心,基金也可以玩中线的,持有几个月至半年不等,理论上也能取得不错的收益。 “90后”基民:第一次投资被套 基金新发市场曾在一年内出现两次单月破5000亿份的纪录,分别是2020年7月和2021年1月,这期间吸引了大批新基民入场。 买基金前上各大社区的相关讨论板块取取经,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其中大多数新基民是90后,这部分群体并不像绝大部分70后或80后那般拥有足够的买房能力,也没时间和耐心钻研变化莫测的股市,过去两年权益类基金的赚钱效应显然吸引了他们。 Mob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6000万新基民加入基金的狂欢,互联网基民用户规模突破1.2亿,同比上升90.7%。2020年新增基民中超五成为90后。90后在开始工作的两年内开始理财,理财意识比父母辈提前10年,八成90后每个月都在理财,他们对金钱有规划,理财意识强。 1992年出生的张凯(化名)初次接触基金是在两年前,真正频繁购买基金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此前他更热衷去买银行定期理财产品。在发现身边不少人开始购买基金,并且能有30-40个点的收益时,他决定退出所有到期理财产品,集中精力投资基金。 目前他在沪工作已有五年,并在某二线城市购置了一套房产,付完首付后还承担了30年的房贷。 “毕竟身背30年房贷,还是想赚点钱对冲一下还贷的压力,如果能一直大幅跑赢银行理财收益,我总归是会坚持投基金的。”张凯说。 张凯也未想过,自己去年底刚入场买了基金后,虽然短期尝到了一下赚十几个点的甜头,但随后的一路下跌瞬间浇灭了他的热情,收益已经变为负数,“还能怎么办呢?先拿着吧,找机会补仓摊薄成本吧”。 1993年出生的赵伟(化名),去年初开始接触买基金,因为他的新婚妻子是一位老基民,在妻子的建议下,他曾认购过新能源主题基金以及重仓白酒的基金。 “我老婆比我厉害多了,她之前买的新能源基金赚了60个点,其他一些基金也有40-50个点的收益。”赵伟还表示,在去年12月底时,他的持仓收益已经超过40%,这在当时已经达到权益类基金年度收益的平均成绩。 “当时刚结完婚准备买房,一直很犹豫要不要把基金的钱退出来,但想到也许还会赚更多,可以对冲买房花的钱,就没有及时止盈。”说到这里,赵伟后悔不已,在今年1月中下旬,他的基金收益开始出现亏损,“但年初每次跌了一点,后面又赚一点,春节前连续上涨那几天,我就更加坚定不要赎回,也许后面还会有大鱼。”赵伟把希望寄托在年后的开门红行情,但是捉摸不透的市场让他苦恼不已。如今,赵伟的持仓收益已经不足10%,他依旧坚定持有,并且决定继续定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