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5月21日讯】(金诃)贡却坚赞博士,金诃藏药顾问、美国阿如拉藏医药健康文化中心主任、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及加州大学客座教授、青海大学藏医学院博士生导师、青海省藏医院名誉院长。他用全新的角度阐释藏医药的魅力,向世人展示不一样的藏医药。本文摘自贡却坚赞博士的演讲稿。 ▼ | 藏医学是大乘法 | 大乘是佛教的最高境界,得到最高境界的人才能修习藏医药。藏传佛教,较汉传、南传佛教更全面,广泛吸收了大乘、小乘和密乘佛教的内容。藏传佛教的权威典籍为《丹珠尔》,是佛陀亲自讲述,《甘珠尔》学者诠释的汇聚。佛教,自身有不同的传承方法,也就是后来所说的“教派”。大乘佛法主张男女均可成佛,修行次第分为三层。首先为下士道,为潜意识培养,领悟到世间万物的存在及因果轮回;继而为其做准备,此时就要上升到中士道,远离世间的种种烦恼;为了从此解脱,需要上升至上士道寻求解脱,上士道也是汉传佛教所说罗汉道,但大乘佛教的要求是发善心、菩提心,对待众生均平。发过菩提心的人就是菩萨,是佛子,能让所有众生可以敬拜。菩萨的主要工作为六度,其中包括般若度。般若度是指认识万事万物的存在,是要得到无上的智慧。般若度分为三种:通达胜义慧,通达世俗慧,通达饶益有情慧。通达世俗慧是精通五明学的智慧。五明学是:内明学,因明学,工巧明学,医明学,声明学。从这个角度讲,医学是菩萨的必修课,学医明者必需是发有菩提心的。
藏医药修习者的要求和标准提倡的是医德六根本,在《四部医典》第二卷第三十一章中言:“因由足智心胸善坦荡,信誓旦旦品貌亦端详,勤于本业人道又贤良。”意思是有智慧,有善意(菩提心),有品德,身语意熟练精通,精进,悟世间。由此可见能有善意(菩提心)便是发过菩提心之人。又言:“第二心胸坦荡菩提志,修成根本结业第一者,正视苦痛益众心虔诚。善恶慈嗔爱之皆平等,慈悲为舍大喜四五量。”只要有发善心方可行医并得正果,故藏医药学为大乘法。
| 藏医药的特殊传承 | 藏医药特殊的传承源远流长。自公元8世纪的宇妥·宁玛元丹贡布开始,公元12世纪的宇妥·萨玛元丹贡布,公元14~16世纪藏医南北学派,公元17世纪的第司·桑杰嘉措,以及上世纪的钦绕诺布,当代的藏医药一代宗师措如次郎大师和叶西大师,一直延续着传统的医学教授仪式,包括口耳相传、师徒传授和寺院等特有的传承方法。就从我们的恩师措如次郎大师为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不通晓,堪称为大家。都是从作为起意纯洁的学徒开始得到了诸多恩师的传承, 不同的传承途径得到了各种经典的传承,并一生的时间都在钻研《四部医典》等诸多经典著作,领悟了最全面最深远的藏医药知识和技术,成为藏医学界最权威的导师之一。如此特殊的传承方式,所诞生的巨著和藏医学大家,也决定藏医学的特点和魅力,是现代藏医学教育院所远不可及。
现在出版的藏医药经典著作浩如烟海,也有很多藏医药老师,但没有起意纯洁的拜师求经,未能得到传承和钻研地学习,不足为藏医药的真正传播者。众所周知《四部医典》全名为《甘露精要八支秘诀续》,在这全称中有一字是“秘”,它的意思是《四部医典》的内容要保密。为何要保密?对谁保密?因为起意不净者会滥用医典,对此类人要保密。导师传承经典如同宝瓶之甘露,学徒为器皿,器皿要干净否则参污的器皿。藏医药经典所提的污器皿有三种:1. 耳不听,如:器口下覆。一种态度,当接受新的理论或你未涉及的内容,首先应放下执我,待完成后提出问题或者异议;2. 不能注入,心不记,如:器底穿漏。听不进去,怎样努力都是白费;3. 具烦恼,如:污染器皿。起意不净,如同器皿已被污染,灌输进去也会被污染,这是最可怕的器皿。如是学徒之起意有助他之心,传播藏医药不会有民族、地方、国籍等障碍。宇妥·元丹贡布等诸多藏医学者、专家的发愿是利他而得乐。 ▼ | 结语 | 藏医药的魅力是无穷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能享用的藏医药魅力。本人理解的藏医药魅力是藏医药独有的理论及实践的完整性,如果按藏医药修习者的要求和标准,它是大乘法。利他而得乐的目的让藏医药修习者的起意要干净而得到它特殊的传承。 (原标题:金诃:藏医药的魅力|佛教与特殊传承) 责编:小美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