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投诉 跑遍职能部门 只为给老人一个可靠的提醒 公司成立之后,陈杰在11月20日开始通过微信和网络进行宣传,随之而来的结果是他没有想到的。不到一周,他的平台上出现了两条咨询求助信息,“我都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难过。”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通过其平台注意到,其中一位求助者自称购买了大量名为九华盛世康元离子的药品,并提供了宣传单,上面宣传称该产品能补进骨质、治疗糖尿病白癜风等疾病,想咨询是否是虚假宣传。在帮助详情一栏,记者看到了陈杰的回复,他首先核实了求助者的信息,并注明求助者所咨询的公司信息,最后在咨询回复一栏中建议:该产品不应进行药品疗效宣传。 原来,在回复这位求助者前的11月25日,陈杰将该药品带到了青羊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对产品进行了解之后,青羊区消费者协会出具了一份消费提醒,明确指明该产品属于普通食品,不具有任何治疗作用,请勿轻易相信推销人员的虚假、夸大宣传。 而这一切,都是陈杰义务在跑,没有收取任何费用。 青羊区市场与质量监督管理局消保科一负责人告诉记者,“食品、保健食品和药品都有各自特定的批号。根据包装盒上的批号,就可以断定这个产品只是一般的食品饮料。”对方坦言,一般消协都是向社会发消费提示,而专门针对个人的提示还是第一次。 魏大英(化名),64岁,经朋友介绍加入了一个名叫“中国智慧城市学习”的微信群,里面每天都会发布各式各样的挣钱项目。“我之前投过两个项目,但一两年过去了都不见回报。”他是在彩票点看到陈杰贴出的海报的,11月22日,在关注平台之后,她上传了一条四川某金融服务外包公司宣传买股票的信息,陈杰除了查出该公司经营范围注明“不涉及吸收公众资金”、公司注册地址与求助者反映地址不符外,还对该公司所谓的股权代持进行了解释,并称“如需进一步咨询请提供更多的资料”。 魏大英在看到回复后,进一步询问:“意思就是骗人的?”对于这个问题,陈杰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他目前只能帮到这里。 [公司背后的辛酸经历] 母亲6次被骗 80万元打了水漂 用开公司的方式把自己标榜成一个“防忽悠”斗士,陈杰说,是因为母亲被“骗得已经没有了尊严。” 2016年,由于患上脑梗塞,陈杰母亲胡效敏已经半身不遂。病重之际,她将过去6年时间共花了80万元投资的6个“项目”,告诉了陈杰,结果陈杰发现,6个项目全是忽悠人的。今年3月,陈杰第一次走进了记者的视野,并提供了那些投资“项目”凭证。 2011年,陈杰母亲胡效敏先后借给成都世晖旅游项目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春明48万元,至今没有收回。她说,当年她参加了世晖的一个旅行团,去海南、长白山耍了两次,“在景区,旅行社的人说团费不够,要向跟团的老年人借钱,后来本该归还的钱,被旅行社说成去投资老年公寓。”从2011年到2016年,老人又陆续向5家公司投入32万元,至今没有音讯。 根据胡效敏“投资项目”协议中注明的公司地址,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进行了挨个探访,经了解,有5家公司在2014年到2016年先后搬离了协议中的办公地点。 母亲病倒之后,陈杰辞掉了红酒销售的工作,每天在家中照顾,开始找相关职能部门,试图将损失挽回一点,不过都因找不到这些公司而不了了之。 他本来决定去报警,不过胡效敏很害怕,因为曾经一家公司在失信于她之后,她曾经向对方表达过要去报警,公司员工却说,报了警钱更拿不回来,不报警可能还有点希望。陈杰很愤怒,他说,“现在对追回这些资金已不抱希望,只是想讨回一个公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