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康开年训丨李峰:以党

卫康开年训丨李峰:以党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2月5日,卫康生物集团迎来了新

无限极董事长李惠森:先

无限极董事长李惠森:先

各位现场和正在收看直播的伙伴们、同事们、朋友们: 大家好!非常开心,能够和大

黄金宝:三生个人经济体

黄金宝:三生个人经济体

“我曾经是一名创业者,所以我理解创业者,更尊重创业者。我愿意把这些经验分享出

当前位置: 直销报道网 > 打传 >

防范“云养经济”欺诈风险

时间:2025-02-14 18:52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经济日报 点击:
 农业农村部、金融监管总局、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云养经济”领域欺诈风险的提示。这是继2024年9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云养经济”领域非法集资的风险

【直报网北京2月14日讯】(经济日报)农业农村部、金融监管总局、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云养经济”领域欺诈风险的提示。这是继2024年9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云养经济”领域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后,有关部门再次发布相关提示。此次提示为4部门联合发布,显示出合力惩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公众合法权益的坚定决心,也让人们对农业产业有了新认识。

“云养经济”领域违法犯罪活动近年来呈高发态势,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发展农业产业的幌子,将正常的农产品种养、销售包装为投资融资活动,借助互联网宣传推广,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可以注意到,相较先前,不法分子的违法犯罪手段又有“升级”,从“无中生有”到“移花接木”:以“农业+科技”为噱头,炒作有机生态、智慧农业等热点,伪造种植养殖的视频和图片,虚构或夸大生产场景,宣称低风险、高收益。这些行为并不以交付消费者实物为主要目的,重点是承诺到期后可获得高额回报,但真实经营模式又难以支撑其承诺收益。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区分正常的农业生产活动与这些违法犯罪行为其实并不难。梳理起来,后者的典型特征是吹得天花乱坠,有的以种养收益分红、农特产品返还等为诱饵,吸引公众投入资金;有的利诱参与人发展下线,涉嫌非法集资、传销等多种违法犯罪行为。不法分子常常依托移动应用开展运营,通过网络收付资金,风险波及范围广、扩散速度快,资金监管和追踪难度大。这不仅侵害了公众合法利益,让投资者血本无归,也损害了农业产业的声誉,影响了产业健康发展。

其实,有机农业也好,智慧农业也罢,本身都是农业的一种业态或模式。在互联网时代,这些业态模式发展空间很大,深刻改变着传统农业的面貌。但是,农产品固有的生产周期长、价格变化快等特点依然存在,农业生产经营始终要面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这意味着,真正的种植业、养殖业需要较长周期才能盈利。对公众来说,对农业要有正确认识,才能避免上当。要深入了解平台背后真实的农业产业项目,看有没有专业的农业经营管理团队,有没有适销对路的农产品,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高利保本是陷阱”,不要被高收益承诺冲昏头脑。

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农业不是一本万利、一蹴而就的行业,而是需要深耕细作的产业,也是能够长久耕耘的产业。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说,只有深知做农业的难,吃得了农业的苦,才能坐稳农业的船,也只有把困难和风险预估得大一点,增强防范意识和做好风险应对,才能乘风破浪,收获硕果。尤其要注意依法合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不超范围经营或违规从事金融活动,不与五花八门、不明底细的“云养经济”平台合作,不逾法律红线。

(原标题:防范“云养经济”欺诈风险)

责任编辑:一一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本网内容授权书
Copyright © 1998 - 2013 www.Chnds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直销报道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545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