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11月21日讯】(北京商报)近日,电商巨头陆续交出2022年三季度成绩单,阿里、京东的数据暂且稳住,但隐藏的压力和烦恼却不小。前者力图节衣缩食,改善各个业务板块的盈利问题,而后者虽享受到了收购德邦的红利提振,但用户的同比增幅却滑落到个位数。消费市场疲软,用户增幅到顶,“寒气”迎面而来,电商们该如何持续作战?
勒紧裤腰带 近日,阿里与京东分别提交了2022年三季度业绩。以阿里来说,这份成绩单的核心数据较之上个季度略微有所回升。其中,阿里总营收达2071.76亿元,同比增长3%,遏制住了从去年三季度同比增速29%开始一路狂跌的势头。而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依旧处于亏损状态,达到205.61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33.77亿元。 与此同时,阿里本季度一改财大气粗,成本及费用总额同比下降1.9%,占总收入比重从去年同期的93%下降至88%。一面在克制花钱,另一面阿里也在强化细分业务上的盈利能力,尽可能缩窄亏损。 三季度,阿里国际零售商业收入达107.4亿元,同比增长3%,扭转了增幅持续下滑的状态。得益于Lazada和Trendyol亏损收窄,经调整的EBITA为亏损9.6亿元,去年同期亏损24.81亿元。相似的还有本地生活服务板块。由于高德订单的增长和饿了么平均订单金额提升,本季度该板块营收为130.73亿元,同比增长21%。经调整的EBITA为亏损34.9亿元,去年同期亏损65.35亿元。 在改善亏损上,阿里的物流业务菜鸟表现最为突出,在本季度经调整的EBITA盈利1.25亿元,而去年同期亏损3.15亿元,终于改变了长期亏损的局面。抵消跨分部交易收入增幅也从上一季度的5%增长至本季度的36%。 阿里财报还披露了盒马的经营情况。据了解,截至2022年9月30日,除了开业不到12个月的门店,绝大多数盒马门店的现金流为正。 以收购换增长 当阿里设法在多个业务板块齐下手时,京东在同季度却是通过之前的“买买买”来换得增速上的回报,向外界公开了德邦与京东物流首次并表后的成绩。数据显示,在三季度,德邦带给京东物流的收入为58.2亿元,占比高达16.3%;京东物流的外部客户也由去年同期的五成变为七成,三季度外部客户收入同比上涨67.8%。 收购后的改变显而易见。财报季内,京东物流营收达到357.7亿元,占京东总体收入近15%。同时,其也在财报中承认,报告期内亏损同比收窄86%得益于“精细化成本费用控制,调整客户结构,规模经济效益以及合并德邦的正向影响”。 相比德邦,达达集团收入达到23.8亿元,尽管其占集团总收入比例不足1%的表现稍显平庸,但不可否认的是,41.1%的同比增速在京东旗下业务中已经属于较为亮眼的部分。 除了收购带来的增速回馈,对于盈利难及预期的业务,京东也“长痛不如短痛”。今年以来,由于京东新业务包括京喜拼拼等大幅收缩,本季度该板块盈利2.7亿元,而去年同期则为亏损20.7亿元。 整体来看,京东三季度总营收为2435亿元,同比增长11.4%。其中,净服务收入为465亿元,同比增长42%。在利润方面,87亿元的经营利润是去年同期26亿元经营利润的3倍多,归母净利润也扭亏为盈,为60亿元。 竞争压力艰巨 今年以来,电商企业纷纷多线裁员、调整业务、优化结构。尽管三季度的成绩单暂时稳住了,但巨头们的神经并没有放松下来。用户消费疲软、商家投入保守、市场份额争抢加剧,电商高管们在电话会议中也坦言扑面而来的“寒气”。 例如在核心业务上,三季度阿里中国零售商业收入增速虽然较之上个季度有所好转,但依旧处于下降趋势,同比下跌1%,为1312.2亿元。而客户管理收入同比下降7%,上个季度该指标同比下滑10%。“在疫情和经营不确定的环境下,无论大中小商家,营销投入会更加谨慎。同时,商家对营销效果的追求较之以往也会更高。”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CEO张勇在电话会议中指出。 京东集团CEO徐雷同样在近日的电话会议上谈及面临的压力。“今年物流受到疫情的影响,应该是疫情三年以来最大的一次。由于物流履约出现困难,或是需要等待更长时间的原因,今年‘双11’订单的取消率确实比往年略高。”此外,徐雷还提及“当前的宏观环境下,消费者也更为保守和理性”。 此次三季报,京东零售实现收入2119.23亿元,占集团总收入比为87%,相比去年下降了4个百分点,而同比增速也从2020年同期的26.9%、2021年的23%一路下滑至今年的6.9%。 而阿里在财报中提及,由于消费需求减少,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和竞争持续所影响,导致淘宝和天猫的线上实物商品GMV同比录得低单位数下降。据了解,今年“双11”,阿里首次未公布销售额的具体数据,仅称与去年5403亿元的表现持平。 增量向何处寻 消费环境疲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商所依存的优势品类,但阿里与京东也企图稳住基本盘。前者声称服饰、消费电子等品类在三季度的GMV同比降幅有所缩窄,而保健品、户外活动装备和宠物护理等消费品表现稳健。京东则是发力抓住3C电子类产品,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商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从去年同期的39%上升至48.9%。 用户层面,阿里的用户活跃指标被留存指标所替代。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的12个月,淘宝和天猫的“万元户”维持在1.24亿人,留存率达98%。京东的活跃用户增速也进入疲软期,截至2022年9月30日,京东过去12月的活跃购买用户数量为5.88亿,规模增速成三年以来最低,为6.5%。 零售电商行业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认为,阿里在国内的增长已经见顶,可能需要在收入结构和盈利结构上进行调整,强化自营业务的收入比重和海外业务,比如此次财报中提及的菜鸟、盒马业务等,从而增加阿里的服务性收入。 “相比阿里,京东还有用户空间,需要在用户增幅上下功夫。京东的服务性收入更胜一筹,从财报中也能看出其通过收购德邦等方式加强这块业务的收入和盈利能力。但目前来看,因为盈利压力影响,京东还是趋于保守,也因此影响到了用户增长。未来京东如何通过更多合作和创新的商业模式来获取下沉市场,需要持续观察。”庄帅分析称。 而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员赵振营则向北京商报记者强调了“危机意识”。“随着生产商有能力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直面消费者,降低对零售商的依赖性,电商平台未来的生存环境将面临一定挑战,因此商业逻辑也需要进一步调整。” 北京商报记者 何倩 乔心怡 (原标题:电商巨头集体“过冬”) 责编:小美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