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10月12日讯】(新民周刊)秋风送爽,中日两国近百名记者聚集无锡,既为一睹中草药之根有机种植基地的真实状况,也为寻踪举世瞩目的“中医药现代化”产学研合作的“事件”内情。 所谓“事件”者,即安利中国植物研发中心与国家“十三五”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项目组刚刚在南京签署了协议,双方约定,将合作建立“基于辨证保健的中药复方保健产品评价技术体系研究及示范研发平台”,共同推进中医药的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这是安利中国植物研发中心继2016年参与“十三五”重点科技项目“长江下游农业面源污染和重金属污染防控技术示范”后,再度加盟“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的“国家队行动”。一个企业创立的研究机构,凭什么屡屡受邀参与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
直面绕不过的中药“痛点” 笔者了解到,走过漫漫上千年历史的中医药学,正不断加快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步伐。 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显示,中国中医药传播遍及183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建立中医药中心10个。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则显示,目前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29个设立了传统医学的法律法规,18个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2019年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首次将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纳入其中。“中医药现代化”成了时代潮流所向,不容置疑。 科技部第一次将中药营养保健品列入重大研发计划,显示了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已经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但,毋庸讳言,目前中医药产业、尤其中药复方保健品发展中,存在理论指导不到位、功效评价不完善、现代科学内涵不明晰、产品研发体系不规范等痼疾。 中医药欲振兴,显然绕不过诸多痛点,它们也是中日记者在无锡频频发问的焦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