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和牛奶过敏跟所谓阴寒毫无关系 开头提到的“温馨提示”一文中还提到:“从西方现代化医学的角度来看待牛奶这种阴寒导致的不良反应被称之为:‘乳糖不耐受’或者‘牛奶过敏’。在牛奶中加入生姜、肉桂能‘化’一下牛奶的阴寒。” 事实上,这两个反应根本不是一回事。 乳糖不耐受是因为有些人消化道内缺乏乳糖酶,不能把牛奶中的乳糖完全分解所导致的。对这种情况,解决之道是避免空腹喝奶、搭配固体食物同吃、少量多次喝或尝试改吃酸奶、乳酪等乳制品。因这些乳制品中的乳糖已被乳酸菌分解,且矿物质含量比牛奶还要多。 而牛奶过敏是指对牛奶中的蛋白质过敏,以婴幼儿多见。为避免婴儿牛奶过敏,首先应考虑母乳喂养,如无法母乳喂养,则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防过敏的配方奶粉。 其次,对上述两种反应,无论在牛奶中添加什么药性的药材都无济于事。恰恰是中国古代就有的各种发酵奶制品能够缓解上述两种反应。 酥、酪、醍醐、冰激凌…… 那些中华悠悠历史长河中的牛奶美食 牛奶自古就属美食,其次才是药物。 乳及其乳制品的食用源自我国古代北方和西北方少数民族,是胡汉饮食文化交流的重要成果之一。早在东汉时,内地汉族人就清晰地认识到奶及奶制品(如奶酪)的营养价值,认为常吃奶酪不仅可保持身体健康,还能使皮肤润泽而具美容功效。如东汉学者刘熙就说:“酪,泽也。乳汁所作,使人肥泽也。”古代一般将发酵乳制品称为酪。 酥又称酥油即今之奶油,魏晋南北朝时期,无论边疆胡族还是内地汉族,都已掌握了酥的制作方法,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6就有记载用酪制酥的“抨酥法”。酥油在提炼过程中去除了原料中的乳蛋白,因此也是乳糖不耐受和牛奶过敏者极好的替代乳品之一。 醍醐由熟酥加工而成,汉代文献已有记载,如许慎《说文解字》卷14下释“醐”为:“醍醐,酪之精者也。” “乳腐”又称“乳饼”,是另一种乳制品,最早见于隋人谢讽的《食经》。“乳腐”相当于“奶豆腐”,因乳中含大量蛋白质,可像豆浆一样煮沸,再经点卤压制即成豆腐形状。 中国还是世界冰激凌的故乡。冰激凌的英文ice cream直翻就是冰冻的奶油。据有关学者考证,元代宫廷中曾有经师得到皇帝赏赐的“冰酪”,这就是最早的冰激凌。1295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回国前,元世祖忽必烈将其制法告诉他才传到国外。 牛奶一直是我们的营养美食,不仅钙含量高,且钙、磷比例适合,加上维生素D等促进钙吸收的因子,吸收利用率高,是膳食中优质钙的最佳来源。“此物胜肉远矣”,所言不虚。当然,任何食物都是适量为美,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每人饮奶300克”,相当于一杯牛奶(200至250毫升)加一杯酸奶(100至125毫升)。(文/林殷,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康复系教授;潘诗霞,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 (原标题:牛奶的阴寒正在消耗我们的阳气?) 责编:木子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