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控”们各有各的“控” 湖南省老年医学与健康科学传播团队首席专家、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老年医学科刘幼硕教授说,近年来,沉迷于各类奇葩养生方式和购买保健品的人群不断扩大,“保健品控”们常有以下类型: ——渴望关注、渴求温暖型。“我一天要吃十种保健品,卖保健品的小伙子比我儿子对我还亲热,我就喜欢在他那买保健品!”家住常德的梅兰大妈是实打实的“保健品控”,她的退休工资全部用于购买保健品。 刘幼硕说,很多老年人保健意识越来越强,身边没有孩子,常常陷入孤独、寂寞的情绪,那些“训练有素”的保健品销售员见有机可乘,便趁机拉老年人参加讲座、活动,让老人们倍感关怀,甘愿为其营销的保健品买单。 ——自我补偿型。一些老年人觉得自己辛苦半辈子了,晚年该享清福,而他们安享晚年的方式就是购买保健品。“以前老年人在一起是比谁家儿女优秀,后来有孙子了,就比谁的孙子更聪明,现在越来越多老年人开始攀比谁的保健品更贵。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乱吃保健品对身体的危害。”湘雅三医院老年病科副教授江凤林说。 ——四处寻求偏方型。“排队几个小时看病,医生三分钟就打发我了,说我已经是癌症晚期了,难道我就等死吗?我现在四处寻找偏方,只要对我身体好的,我都吃。”肿瘤患者刘梅(化名)告诉记者。 “慢性病患者乱服保健品不但没有补身体,还给健康带来隐患。”中南大学医院药学研究所所长、湘雅医院副院长龚志成介绍,一些病人在服药的同时喜欢服用保健品,以为这样是在养生,殊不知这不仅加重了肝肾负担,还可能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很多人是出于对疾病的恐惧而不停地购买保健品,认为这就是爱自己的表现,与其说是身体需要,不如说是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应加强对他们的健康宣教和心理辅导,解除心瘾。”湖南省脑科医院大精神科主任周旭辉告诉记者。 规范“保健”市场、提升健康素养应双管齐下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开展了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促进“保健”市场健康发展。专家建议,在整顿“保健”市场的同时,还应不断提升公众的健康素养。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江凤林指出,不少公众健康素养长期处于“及格线”以下,特别是老年人对于健康的需求与科学养生信息的供给不对等,难以抵挡推销员温情的攻势。 刘幼硕指出,应联合医疗机构、权威专家、媒体加大科普力度;年轻人要注重老人的“精神赡养”,平时多陪伴老人,主动帮助老人寻找科学的保健方法,并定期带老人去正规医院体检,在正规渠道购买值得信赖的保健产品,让他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原标题:盼温暖、求补偿、寻偏方——“保健品控”成瘾调查) 责编:小美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