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4月15日讯】(搜狐健康)“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14年12月,总书记在考察江苏镇江市世业镇卫生院时说。 要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因病致贫不同于就业、住房、教育等致贫因素,难以做到一次性消除。即使2020年总体消除贫困后,因病致贫返贫问题仍将长期存在。 兜底医疗保障政策措施既要满足当前需要,又要考虑可承受能力和可持续性,体现长久管用。在医保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既不能降低标准、影响质量,也不能调高标准、吊高胃口,引起新的不公平。 总书记这些指示,是健康扶贫工作的指引。基于此,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对于健康扶贫显得格外重要。而如何建立,笔者认为,以下三点特别重要。 医疗保障要适度 这是当前健康扶贫最值得注意和改进的问题。报销比例不宜过高,特别是在乡镇卫生院看病,不宜取消起付线,不宜将报销比例提得过高;兜底保障要设立“底线”,这个“底线”可以借鉴国际上“灾难性医疗支出”概念确定,不能不管花费多少,一刀切规定报销比例都要达到80%,甚至有的地方还规定要兜底到90%;不宜设立很多凑数的政策,诸如“一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由10000元降至3000元)两提高(提高报销比例)、“三免除”(免除一般诊疗费、免除住院押金、免除乡镇卫生院住院起付线),如此可能诱导过度医疗,造成有限的医疗保险基金浪费,花了很多不该花的钱(因为很多政策花在了并不会导致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的地方),而对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这样的政策,容易形成福利陷阱和悬崖效应,引发社会不公。 更加注重疾病预防,加强贫困地区健康危险因素防控。 这是健康扶贫的最根本措施。针对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肾病等常见、多发慢性病,认真做好三级预防。将慢性病治疗药物作为特殊慢性病门诊管理。加强健康管理指导,发挥省市县三级慢性病健康教育管理专家的作用。 形成预防为主的健康格局。解决因病致贫,最根本的措施还是要从慢病抓起,从慢性病管理和健康管理来突破。要从全科医师培养做起,大量培养全科医师、预防医学专业人才,从法律、政策、薪酬等多方面真正把全科医师制度抓起来。真正有效解决贫困地区的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等防治工作,完善最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健康扶贫措施。 更加注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实现更多病人就近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