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极李惠森:先做好,

无限极李惠森:先做好,

“成为最受人信赖、延续千年的企业”是李锦记家族企业宏图的重要内容。作为第四代

肖恩·韦尔出任Partner.C

肖恩·韦尔出任Partner.C

肖恩·韦尔出任Partner.Co首席财务官

王生履新USANA中国区总经

王生履新USANA中国区总经

自2024年5月1日起,USANA葆婴原销售副总裁王生先生正式履新,就任中国区总经理,全球

当前位置: 直销报道网 > 健康 >

北京居民健康指标领跑全国

时间:2024-08-26 18:20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北京商报 点击:
8月22日,北京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成效专场上,

【直报网北京8月26日讯】(北京商报)8月22日,北京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成效专场上,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472处院前医疗急救设施完成标准化建设,120平均急救反应时间缩短至12分钟左右,居民平均期望寿命由2012年的81.35岁增长到2023年的82.51岁,婴儿死亡率由2.87‰下降到1.5‰,孕产妇死亡率由6.05/10万下降到1.56/10万……健康指标保持全国领先,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医疗卫生机构增至12518家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积极适应群众健康服务需求,扩大资源投入,提高服务质量,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刘俊彩介绍,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从2012年的9974家增至2023年的12518家;床位数从10.6万张增至14.9万张;卫生人员由27.7万人增至41.9万人;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由4人增至6.12人;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由4.6人增至6.98人。

在中医药资源及服务供应方面,截至2023年底,北京市中医医疗机构1340家,占全市医疗机构总数的11%,其中三级中医医疗机构35家。全市共有中医医师2.5万人,中医类医院床位数30572张,千人口中医师1.14人,千人口中医床位1.4张,居全国前列。

除了医疗资源持续增长,北京市的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高。目前,北京市建成国家医学中心13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3家,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35个、市级重点专科144个,全市16区实现区域医疗中心全覆盖。建成研究型床位3815个,推进创新药械临床应用,以医学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动医药产业发展。

随着医疗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优质可及,更加高效便捷。北京已建成62个综合医联体、122个市级专科医联体、36家儿科紧密医联体成员单位,优质医疗资源持续扩容下沉。数字赋能就医全流程。

北京市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数据显示,居民平均期望寿命由2012年的81.35岁增长到2023年的82.51岁,婴儿死亡率由2.87‰下降到1.5‰,孕产妇死亡率由6.05/10万下降到1.56/10万,健康指标保持全国领先,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率先建立监测网络

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黄若刚介绍,北京市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不断完善。传染病症状监测等47个监测系统已覆盖全市400余家医疗机构、1000多所中小学校和多个药店、绿地公园、轨道交通场站等,监测范围仍在不断扩大。

目前,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建立覆盖全区域的呼吸道多病原监测网络,实现了24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的“全人群、全区域、长跨度”监测,实现了20余种新发突发未知病原72小时内初步鉴定分型,全市总监测病原数量已从2012年的十余种增加至30多种,实验室检测能力和生物信息分析能力不断提升;2024年,北京市传染病智慧化多点触发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完成,实现传染病疫情监测数据自动采集,传染病疫情自动交换、自动报告,各项监测更加灵敏。

在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不断完善、传染病应急处置能力持续提升以及免疫规划服务不断规范等举措的共同促进下,北京市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效显著。目前,北京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成功率超过99%,病死率已降至0.21%;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比2012年下降了44.2%;持续保持碘缺乏和危害消除状态,连续39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连续28年无白喉病例,连续21年无新生儿破伤风病例,麻疹、狂犬病、乙脑、流脑等疫苗可预防疾病维持在历史最低水平。

围绕预防、发现、管理、急救、治疗、康复等六个环节,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局强化慢性病防治措施。目前,北京市已建成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11个,市级示范区5个,建成健康社区、健康单位等健康场所共2124个。2023年,北京市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过早死亡率比2012年下降了13.8%。

急救反应时间缩短至12分钟

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是基本公共服务和城市安全运行的重要内容,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防线。北京急救中心主任刘红梅介绍,北京市构建起由北京急救中心、各区急救中心站和覆盖城乡的急救工作站组成的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完成了472处院前医疗急救设施标准化建设,较十年前增加了239.56%。

此外,北京还推进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卒中、胸痛、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急救绿色通道建立率达100%,危重症患者在救护车上得到早期评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实现“上车即入院”;建立多模式院前院内急救信息衔接平台,5G救护车与120调度指挥中心、医院急诊高清医疗影像数据同步传输,提供“一站式急救”服务;推进全市院前医疗急救电子病历、电子收费、电子发票和医保实时结算,努力打通院前医疗急救环节“最后一公里”。

2023年,北京120受理急救电话90.52万人次、出车89.11万车次,较十年前分别增长了130.76%、169.69%;急救呼叫满足率达到99.99%,较十年前提高了17.11%;平均急救反应时间缩短至12分钟左右,较十年前缩短一半以上,城乡差距显著缩小。

在加强重大疫情救治能力方面,北京市已完成标准化救护车洗消站建设21处,负压救护车配置占比超过40%;在推进社会急救能力建设方面,北京市整体规划急救设施设备配置、社会急救与专业急救衔接、社会急救培训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重点公共场所的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置、使用管理体系;发布AED电子地图,并与120调度指挥系统联通,方便公众查询使用等。

北京商报记者 姚倩

(原标题:北京居民健康指标领跑全国)

责编:九月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本网内容授权书
Copyright © 1998 - 2013 www.Chnds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直销报道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545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