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将将廊坊、北海、南宁、南京、武汉、长沙、南昌、贵阳、合肥、西安、桂林市列为2018年传销重点整治城市。 这份传销重点整治城市名单中,并没有权健所在的天津,我们可以推测,上述城市传销的情况,或许比天津更加严重。 走过30多年的中国保健品直销在受到一定监管的前提下仍然负面不断, 中央政法委“长安剑”微信公号评论说:权健案再次告诉我们,法治中国发展的轨迹里,还有没还完的历史欠账,这个欠账的损失绝不能无休止地让老百姓承担,也绝不能总让网友发问:早干什么去了? 保健品直销30年,越管越乱的“欠账”,这次能否能因权健事件还上呢? 1987,直销元年 改革开放初期,当经济条件改善之后,老百姓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这样的意识也构成了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基础。曾几何时,喝红茶菌、喝凉水、甩手甚至打鸡血等所谓疗法风靡一时,马季先生为此编写了相声《一阵风》,讽刺当时大家的盲目性。 如果追溯中国的保健品直销元年,1987年是一个有据可查的年份——这一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第十年,当年10月8日卫生部实施了《中药保健药品的管理规定》,我国“药健字”制度开始施行。彼时,对保健品有“保健药品”一称,与审批更为严格的药品相区分。 也是在1987年,杭州保灵有限公司推出了人参蜂皇浆产品,拉开了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帷幕。当时42岁的宗庆后靠借来的14万元承包连年亏损的杭州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代理了保灵的这款口服液。第一年,宗庆后赚得不错,但人参蜂皇浆含有激素的消息不胫而走,他明白这款产品不能再做下去了。第二年,他干脆到当时全国高校唯一的营养专业——浙江医科大学营养系,找到主任朱寿民,请他帮助研发一款解决孩子厌食问题的口服液,并取名为“娃哈哈儿童营养液”。擅于推销的宗庆后为口服液写了一句广告词——“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3年便销售过亿元。可以说,宗庆后的娃哈哈第一桶金,就来自于保健品。 还是在1987年,日本最声名狼藉的传销公司“日本生命”(Japan Life),漂洋过海来到深圳,成为中国传销的“鼻祖”。当时,“日本生命”向中国消费者推销的是磁性保健床垫。这家公司在日本打着“替代医疗设备,解决身体烦恼”的口号,采用“认购分红”的方式,骗老人“认购”磁性保健床垫,并承诺“认购”后的床垫通过公司租赁后,每年可获得6%的收益。另外,会员向亲朋好友推销,拉人头成下线后,每年还可获得6%的宣传费。 “偷渡”到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深圳以后,“日本生命”的“多层级收入”的新颖模式迅速俘获了一批渴望致富的中国人。很快,“日本生命”的入会者就遍布大江南北。 以今天的标准来看,人参蜂皇浆和儿童营养液属于保健食品,磁性床垫属于保健器材,这两类都是商务部允许的直销产品。而“保健药品”这一说法已被淘汰,要么是“药品”,要么是“保健食品”。由于“保健食品”的审批和监管力度远低于“药品”,这也为“保健食品”在中国野蛮生长埋下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