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7月1日讯】(艾瑞网)一代零售巨头家乐福在中国的溃败,再一次给人们带来时代变迁之感。 6月23日,苏宁易购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苏宁国际拟出资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的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后,苏宁易购将成为家乐福中国控股股东,家乐福集团持股比例降至20%。 开启中国大型商超黄金时代的零售巨头家乐福仅以60亿元的估值“卖身”,在中国零售业转型的喧嚣中,匆匆离场。 内部系统存在隐忧 家乐福曾是很多国人对于大型商超的最初记忆。1995年,这家欧洲零售巨头进入中国,从此开启了中国的大型商超模式。早年,家乐福开到哪火到哪,一直占据中国大型商超的头把交椅。 在华14年后,家乐福开始走下坡路。2009年,家乐福在内地市场的销售额首次被大润发超过,2010年,门店数量又被沃尔玛赶上。从2012年开始,家乐福的市场份额开始不断下降。2014年,家乐福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收入下降了6.4%,市场份额也屈居第四,落后于高新零售、沃尔玛和华润万家。2018年,家乐福中国销售额为474.64亿元,同比下滑4.7%,中国门店数较2017年减少19家为302家,凯度消费者指数显示,家乐福市场份额降至3%,被永辉集团反超。而家乐福被卖身时,账面上的净资产已经是负数。 当年中国市场的行业老大,为什么一路衰落至此? “本质还是内部系统问题。”一位知情人士叹息。 该人士告诉艾瑞网,家乐福底层员工每月的基本工资扣除社会保障金后只有一两千元,这种工资在北京是难以生存的,尤其对于外地人。 过低的工资也就导致了腐败的滋生,灰色收入成为了一种常态。“底层员工工资低,科长从供应商那里拿回扣给底层员工补钱,补完钱以后,再上交处长、店长、区长,包括外国人。” 另一方面,工资上的过大的差距也导致员工积极性不高。与底层员工工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外国管理人员的工资。“中国店长的基本工资在每个月2万起,北京有个法国人店长据说一个月工资折合人民币达到17万,公司还提供其在中国的饮食和住宿费用。有些店长甚至自己成立公司,做家族生意。”该人士透露。 此外,经过了家乐福中国曾经历过两次改革,改革之后店长的权力与自主性被越削越弱,积极性与执行力自然也大打折扣。 “为了提高销售,家乐福也做过很多努力,例如,成都某店为了减库存,减少进货量,这原本是个好项目,但执行得并不好。比如方便面,一天能卖100箱,但只进10箱,常常缺货,而有些贵的商品一年才卖1箱,也进10箱。最后,执行的人还是会花很多钱进货,供应商那里好处没少捞,但超市库存却少了。上层不清楚,底层员工也不愿意管。”该人士感叹道,“表面看着特别繁荣,实际上公司的事没人管,最后业绩下滑,毛利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