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7月5日讯】(前瞻网)由于我国老年人群的快速增加,导致养老产业发展滞后于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养老产业面临着供给与需求在结构上严重不匹配、难以满足居民养老日益增加的多元化需求等种种问题。具体来说,养老产业的问题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供给缺口大、结构不合理。一方面,以国际通行的5%老年人需要进入机构养老标准测算,我国床位需求至少在1000多万张,而目前仅能提供550万张,缺口高达450多万张;另一方面,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全国养老机构空置率高达48%,符合大多数老年人需求的中档养老机构所占份额还比较低。 其次,养老产品种类单一。国内养老服务供给产品主要是日常生活类,内容单一;而需求最大的医疗保健、心理抚慰等相关产品和服务,则供给匮乏。 最后,产品质量不高。养老产品供给的质量低最主要是因为从业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技术及素养不高。 互联网给养来产业带来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互联网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创新手段,通过自我变革和自我创新,实现“互联网+”与养老产业的深度融合,积极推动养老产业的供给侧改革,提高有效供给,进而改善养老服务。 例如,在供需错位问题上,互联网技术凭着打破空间局限性及时间滞后性的优势,令供应商及时掌握养老需求的动态变化,并相应调整养老供应链各个环节的资源配置数量及内容,使得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可解决养老产业供需错位、供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有效供应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及服务。 总的来说,“互联网+”技术的推广与普及为养老产业提供了绝好的发展方向。互联网技术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在于利用技术手段实现“线上”和“线下”的有机结合,通过打通供需之间的信息渠道、缩小交易时间和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等手段,有效破解传统养老服务模式所面临的结构性矛盾。因此,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养老服务的有机融合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互联网+”养老产业的新路径 “互联网+”养老产业的跨界融合是未来养老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具体可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渠道创新、组织形式创新、人才机制创新五个方面来推进养老产业的壮大与成熟。 在技术创新方面,“互联网+”与养老产业的融合必然会衍生出技术创新载体,其核心就是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它涵盖了养老数据库系统、养老服务应用系统、养老服务监督系统。这些系统为养老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的运用工具和发展思路,提升了产业的效率优势。 在产品创新方面,养老产业需要更加关注多样化的产品及服务需求,专注于定制化供给和精益管理,从而引导需求发展。目前,老年人愿意购买的智慧养老产品,主要集中于信息设备和通信设备,如数字电视、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 在供给渠道创新方面,一方面可连锁化经营等扩散方式,实现产品或服务的畅通及成本的降低;另一方面是去门店化,降低租金、人员等成本。 在组织形式创新方面,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也可以促使养老企业将不再需要各种传统的中间管理环节,极大优化企业的组织架构及沟通渠道,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促进养老企业的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管理更加灵活、柔性,企业管理幅度得到有效延展。 在人才机制创新方面,“互联网+”养老产业主要通过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以及人才管理的创新机制实现。 (原标题:2018年养老产业发展方向分析: “互联网+”带来发展新路径) 责任编辑:小宇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