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7月7日讯】(中国商报)国产化妆品企业正埋头研发“中国成分”。中国商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上美股份、欧诗漫、瑷尔博士等6家国产化妆品品牌公布独家“中国成分”。有的手握核心成分的创新科技,有的聚焦植物天然成分的提取,“成分抢位战”或成为国产化妆品企业的下一个战场。
“中国成分”抢位战强势开打 “研究‘中国成分’意味着中国企业正在打破国际垄断局面,让前沿科技突破行业技术壁垒,占据市场的主动权。”韩束母公司上海上美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美股份)相关负责人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投入研发‘中国成分’的背后,是中国企业正在积极探索市场空白或新赛道,并准备在此扎根及长期深耕,致力于通过中国自己的原料成分,推动和引领行业发展。” 国家药监局化妆品新原料备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超过60个新原料注册在案,国内企业申报的数量位居第一,其中抗衰老成分数量最多。 “中国成分”未有定义,业内认为国内化妆品企业自主研发、拥有专利且在注册备案的新原料即为“中国成分”。记者整理药监局备案信息时发现,“中国成分”或有两层含义:一是由中国特色活性物质提取而来,如人参、红景天、石斛兰等。巨子生物、相宜本草、植物医生等均上市了拥有独家成分的产品。二是本土企业利用独家科技对老原料进行改造,或合成新物质、产出新原料。上美股份、华熙生物、欧诗漫均有护肤科技产品亮相。 “中国成分”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也较为可观。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成分”化妆品市场规模为545.7亿元,预计5年内将翻倍至1000亿元。同时,“中国成分”产品2022年线上渠道的平均单价为414.6元,与外资品牌的单价差距从2.5倍缩小至1.4倍。 诺斯贝尔研发副总裁邱晓锋表示,从市场端来看,消费者对“中国成分”产品的关注度持续增长,面膜品类中使用“中国成分”的比例已超过50%。因此,把中国的科研成果凝聚在“中国成分”产品里,针对消费者做好个性化定制,是国内化妆品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如何拥有“中国成分” 与国际已有成分相比,国内企业多在成分功效上下功夫。相关备案申报资料显示,在美白效果上,欧诗漫的自研成分珍白因Pro分别是传统美白成分377、熊果苷、烟酰胺的2.34倍、3.75倍和10.34倍;上美股份旗下品牌韩束的自研成分环肽比普通直链肽提升了7.15倍抗衰老能力,有抵御细纹、紧致皮肤的效果,是传统抗衰成分玻色因的179倍。 “利用科技创造新物质、从植物中提取新物质即是目前国内企业研发‘中国成分’的主要路径。”某国内化妆品研发业务负责人对记者解释说,“国内化妆品新规中要求企业提供功效证明材料,这也拉长了产品上市的时间。对于企业来说,这两种方式的投入成本均较高。”
“对于行业内的企业来说,大家在注册或备案新原料之前应更加严谨地填报所需材料,严格按照申报要求进行相关实验并准备技术资料,将前期准备工作做得更加扎实,以避免在申报过程中‘走弯路’。同时,企业还应该尽快梳理出不符合新规要求的产品,与上下游的供应商和品牌方商讨出合适的解决方案,尽快淘汰、注销老产品,把重心转移到新规新产品的注册备案上。”上美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于企业来说,采用自研成分解决了原料采买高定价或价格不透明,以及国际市场在原料上‘卡脖子’的问题。尽管新原料的研发前期会有相应的投入,但当未来进入大规模推广阶段后,使用自主研发的新原料一定是扩大成本优势的最佳选择。” 上述上美股份相关负责人说。 重研发有望成趋势 “中国成分”走红后,研发成果或越来越成为国产化妆品对外“炫耀”的资本。 以逸仙电商为例,在2023年第一季度的财报中,其研发费用率从2020年的1.3%持续提升到3.2%,超出行业平均水平。逸仙电商近日也宣布成立瑞金医院—逸仙集团医学护肤联合实验室,或有更多的研发成果面世。 华熙生物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公司布局再生医学也是希望能解决目前国内企业面临的原材料“卡脖子”难题,希望能在生物科技领域实现中国研发、中国制造。 “原料创新是国内化妆品行业的一大痛点。”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王茂春表示,“自主研发能力不足导致我国化妆品生产原料长期依赖进口,而原料恰恰又是决定产品功效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企业要针对市场的热点和空白点积极开发新原料、新技术以及核心产品。” 珀莱雅表示:“未来化妆品品牌的竞争比拼的还是科研实力。除了人才之外,珀莱雅深度整合全球原料、全球研发和全球生产等资源,进行有效性、协同性和前瞻性的研发。“ (原标题:化妆品“中国成分”出道赛火热开打) 责编:小美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