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4月11日讯】(经济导报)即将迎来“而立之年”的三株,有近30项发酵中药产品转化为消费生产力,已具备打造中医药产业高地雏形 3月20日,济南山大北路77号,三株集团大健康事业总部。在过往的路人看来,这里不过是车水马龙闹市中一处安静的院落。 恰逢六十岁本命年,三株集团大健康总裁、三株酵本草医院院长牛纪江每天查房时,都会特意在白大褂里套一件红毛衣。作为自改革开放之初从沂蒙山区走出来的中医学研究生,牛纪江说自己是三株集团发展的亲历者,与三株有着不解之缘。而他眼前的这处院落,曾经是鼎盛时期三株集团的“大本营”,喧嚣一时,而后质疑、迷惘、突围、奋起……纷至沓来,在此光顾、驻留。如今,繁华消散,再过一年,三株将迎来创立30周年。 谋定后动,三十而立,沉寂多时的三株又一次迎来转折一刻。 刻进三株发展基因 自山大北路77号院出发,驱车沿二环东路一路向北,跨黄河28公里,抵达三株福尔制药有限公司,公司跨主干道分南北两处厂区,占地约400亩。眼下在如火如荼的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这一地块资源,堪称三株的一块厚实“家底”。 南院东侧一栋三层小楼,外墙瓷砖简约古朴,保持了建厂之始的复古风格。一楼企业文化展厅内,两块奖牌牢牢占据“C”位,足见在创始人、三株集团董事长吴炳新心中的分量。 两块奖牌,分别是济南市第一批适宜卫生技术推广项目“发酵中药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山东三株发酵中药特色技术“齐鲁医派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项目”。牛纪江直言,“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来自济南市卫健委、山东省卫健委省市两级权威主管部门的‘授牌’,像一束光,照进了发酵中药技术领域。”在远离公众视野多年之后,疫情“意外”给了发酵中药一次机遇,其临床应用也有望在政策支持下快速普及——这让吴炳新近来屡屡向他人提及。 时间回到两年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牵动人心。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治疗和防御,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提倡“四抗二平衡”疗法,其中补充益生菌就是方法之一,“补充益生菌,让肠道中的细菌能得到好的营养,同时减少细菌移位导致的继发感染。”此后,三株受济南市传染病医院相邀,双方共同研发新冠1号、新冠2号、新冠3号中药。当年2月2日,三株集团通过济南市疾控中心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患者及医务人员捐赠价值100万元的“五株王”微生态制剂,这一饮品是昔日王牌产品“三株口服液”的升级版。 “全国驰援武汉疫情,接到‘命令’后,我专门安排邮寄了一批发酵中药,今天,康复后的一些重症患者还经常通过微信联系牛院长,表示感谢。”三株集团副总刘晓玲女士回忆说。2月18日,济南市科技局将三株药业集团列入微生态制剂在新冠肺炎防治的应用集成指定参与企业。彼时,三株重被拉回到媒体聚光灯下。作为益生菌多菌共生发酵灭活技术的引领者,早在1993年,三株集团首款产品——三株口服液上市,使益生菌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得以被公众了解。 泰山学者、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天然药物)发酵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田景振直言,药学古籍中有关于发酵中药的记载,“古法”已有上千年历史,三株集团在这个细分领域不断创新,并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疗效,若能推广和普及,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一句话,像山大路那处小院里法桐树上的年轮,刻进了三株发展的基因。 网络时代却收敛了营销锋芒 三株往日的红火,已久久定格在济南市民的记忆深处。走进山大北路77号院落最深处一栋简楼,沿着古朴的楼梯拾级而上,每一阶,都是一个年份的故事。三株其实从未走远。1996年,“三株口服液”累计销售300多亿元,上缴税金8.2亿元,一举开辟了本土品牌领跑国内保健品市场的时代。回望那一年,这一传奇数字,即使放在今天也很难复制。而在遭遇波折之后,步入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在外界看来“戛然而止”的三株,一下子收敛了营销锋芒,并因此付出了成长的代价。 综观国内成立时间超过30年的老牌企业,普遍会进入一个转型升级期,通常需要通过纵向、横向两种方式谋求增长:纵向注重在单个品类上研发新品或拓展营销新模式,横向则通过扩展品类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寻求新的增长点。 几经尝试,三株最终选择纵向发力,发力以发酵中药技术为核心的新品研发。但在新营销模式上,则一反常态,采取了审慎的试探策略。在三株集团文化展厅内,由发酵中药技术衍生而来的药品、保健品、食品、化妆品等产品琳琅满目。 营销专家、合效(山东)营销策划机构总经理韩亮,是三株企业品牌的长期观察者,“三株拥有企业品牌知名度,但美誉度‘受挫’后伤了元气。回顾山东本土企业品牌,如秦池酒业、孔府家酒,也大都有类似经历,‘老化’的企业品牌要重生,比打造一个新品牌,往往更加艰难。”他认为。 拥有“益生菌多菌共生发酵技术”和“人体仿生益生菌多菌共生发酵中药技术”双核心技术,三株科技创新的初心始终未变,可在互联网时代,“流量”加持无疑是营销利器。三株,需要一个引爆点,一个品牌重生的时机。 让中医药融入健康新生活 与大多已退休在家的同窗好友相比,牛纪江如今依旧忙个不停——在三株酵本草医院,一些疑难杂症患者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追忆往事,1996年入职三株的牛纪江颇为感慨,“我们始终在坚持做一件事,这件事就是我们会干、能干、想干的事情。” 三株酵本草医院(山东三株发酵中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目前床位不足百张,设有肿瘤科、内科、外科、康复医疗等10多个临床科室。在三甲医院林立的济南,三株酵本草医院从门脸上看,更像是一间诊所。 在医院的肿瘤综合治疗中心,发酵中药单人单方,就是治疗肿瘤的“扛把子”,这也正是牛纪江念念不忘的“坚持做一件事”。而这“一件事”,三株不断有所斩获:2000年4月,第一个发酵中药保健食品——保腾康上市;2002年3月,含有微生态调节剂MEM的化妆品获国家专利;2008年3月,人体仿生益生菌共生发酵中药技术获国际专利;2017年12月,世界中药联合会发酵中药专委会成立,吴炳新当选名誉会长。 近30年的临床经验实践,牛纪江发现,肿瘤患者大多体质虚弱,消化吸收功能差,容易“虚不受补”。按照发酵中药理论,中药成分经过益生菌转化,由大分子变成小分子,容易被人体吸收,“终有一天,喝中药会像喝咖啡、牛奶一样舒适。”牛纪江说。 聚焦发酵中药,从技术到产品,从产品到服务,三株坚持以科技创新赋能,营造新消费氛围,落地以酵本草医院和以酵本草医院为平台的酵本草中医馆,同时,期待通过建立医联体、开展与医疗集团合作等,将中医中药融入百姓健康消费新生活。田景振建议,“发酵中药可以嫁接互联网下的‘智慧药房’,通过开发药食同源的产品、护肤美容等药妆、牙膏等日化品,探索新运营模式。” 自身价值生成静候“拨云见日” 2022年三株集团第一季度部署会上,董事长吴炳新剖析了三株现阶段的矛盾,再一次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从未间断学习的三株,这一次,显然更具紧迫性——从大健康产业的战略布局重新出发,架构实施新战略布局的人才队伍。 三株集团总裁吴思林说,立足于高科技,始终致力健康事业的三株已集研发、生产、销售、培训于一体,在医养大健康领域布局建起了多条产业链。 但并非所有产业链,都可以有效转化为价值链。坐在办公室,与经济导报记者交谈的吴思林,时不时透过窗户望向远方,或许在反复考量三株未来之路如何走。不可否认,三株的自身价值生成正静候一次“拨云见日”。 韩亮经常与三株“元老”谈起三株。大家都认为,三株创造营销奇迹的核心是“人”,目前“品牌老化、商业模式老化”成为制约重振之路的瓶颈,“新三株的人才队伍,一定要叠加商业利益和三株情怀,通过新商业模式,盘活厚积的资源。”他建议。 据介绍,三株集团产业布局目前涉及药品、保健品、食品、化妆品、医疗等多个领域,有科研、生产、批发、零售、培训教育、医疗等多个发展平台,拥有固定资产48亿元,有耳熟能详的品牌影响力,重焕竞争力的关键,是实现从产业链到价值链的跨越迭代。对外界,吴思林对三株时下的关键运行数据避而不谈。“接棒”吴炳新,他深知“实现大健康时代的企业价值”绝非朝夕之功。 今天,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一批“引爆”项目正崛起强劲新动能。三株,搭载起步区再出发,将坚持技术研发路线,立足两大核心专利技术和独特的产品体系,走新蓝海战略之路。 吴思林透露,三株将运作三株发酵中药医疗集团、三株益生连锁店铺、三株生态美集团三大系统,用三个“五年计划”把健康事业发展起来,并争取3-5年实现在资本市场上市。 中医源远流长,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跨越古今。2021年,《山东省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印发,规划提出围绕“打造全国中医药产业高地”,山东将加快中医药跨界融合发展。其中,着力发展“中医药+”跨界融合业态,推动中医药向养生保健、健康食品、康养旅游、健康养老、农药兽药等领域跨界延伸,加快构建“中医药+”融合发展新格局。 即将迎来“而立之年”的三株,有近30项发酵中药产品转化为消费生产力,已具备打造中医药产业高地雏形。大健康时代,政策红利、产业机遇涌来,吴思林能否借力“发酵中药+”,让三株迸发出新生命力,顺势开启一个新历程,我们拭目以待。 (原标题:“久违”三株) 责任编辑:蓝莓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