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6月18日讯】(新京报)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全面实施,“重视少年儿童健康”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近日,中国营养学会在安利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推出《中国儿童营养与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总结、分析中国儿童营养改善成果和现状挑战,并为提升我国儿童营养与发展治理水平带来政策建议,助力营养持续脱贫与全面振兴。 现状调查:健康知识缺失,导致儿童营养不良 在全面脱贫之后,儿童营养状况正在面临新挑战。如今儿童营养失衡则更为“隐性”。从城乡差异角度来看,相比于城市儿童,农村地区儿童对“限量食用”高油高盐的零食消费更多,如膨化食品、饮料、方便面、火腿肠等。在这些零食中,还充斥着不少用料低劣、添加剂超标的“山寨”食品。 “近年来,我国乡村学生的营养改善计划主要针对营养不良,在乡村学生营养不良状况改善的同时,将迎来超重肥胖检出率的快速上升,随之而来的是儿童青少年慢性病的迅速增长,如血压偏高和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不仅给我国慢性病防控工作带来巨大压力,也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本次报告的编委之一、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马军以肥胖为例指出,虽然目前我国城市儿童超重肥胖率高于农村儿童,但近年来农村儿童肥胖增长速度正在加快。 造成孩子营养不良的原因除经济条件和饮食结构变化外,也与健康营养知识匮乏有着密切关系。本次报告的研究结果显示,人们惯常认知中的经济原因,并不是今天影响儿童营养不良的最核心原因,真正制约儿童营养发展的关键要素是养育人的营养意识和营养观念。不同阶段的儿童所需要的营养素大多可在周围生活环境中获得,并不需要更多的经济成本,关键在于日常生活里如何规划安排儿童的膳食均衡与运动等,这和养育人的能力息息相关。 “走访调查发现,有一些家长没有母乳喂养,而是把打工赚的钱给孩子买豆奶喝,觉得那才是对孩子好。事实上,豆奶远不及母乳有营养。”深耕儿童营养改善公益项目多年的安利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彭翔指出,从绝对物质的匮乏到营养健康意识、知识的缺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