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珠海提出要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当时,珠海科技要素“一贫如洗”,没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没有科学家、教授,没有国家科研项目,怎么办? “我们必须建立一套新的科技进步激励机制,走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1992年,珠海科技重奖横空出世,首开国内科技重奖先河。 自此开始,珠海由一个科技人员奇缺的边陲小镇,成为海内外科技人才的向往之地。据不完全统计,当年珠海就引进科技型企业28家,总投资6亿元;收到1000多封海内外信函,其中500多封来自海外留学生。 创新为特区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技术、资本、人才等资源的重新分配彻底改变了特区产业发展格局。截至2019年年末,珠海累计引进全职、兼职院士36名,引进培育国家级顶尖人才148名、省级领军人才45名、市高层次人才606名。2019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203家、在全省排第6位;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4861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78.58件,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6倍。科技创新发展指数进入全国十强。 40年来,珠海改革的道路越走越宽,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40年来,珠海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与世界共同成长、共享机遇。 “十多年前到国外招商,别人问得最多的是‘珠海在哪?’可现在只要一说中国航展,大家都知道在珠海。”珠海航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与特区同龄的林洁如说。 中国航展,像一曲激昂的“蓝天交响曲”,响彻在珠海湛蓝的天空,吸引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历经20多年发展,如今中国航展已跻身世界五大航展之列,实现了展览面积从8000平方米到超10万平方米庞大规模的跨越,也成为珠海乃至中国对外开放的响亮名片。 汇聚创新要素 再闯新路描绘宏伟蓝图 新的历史时期,珠海被赋予新的战略定位——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典范。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郭永航表示,珠海不能满足于小而美、小而精的发展方式,必须跳出老套路、摒弃老经验、升级老办法,锚定特区坐标,重点实施好“特、大、高、多”四大战略任务,逐步实现从“小而精”到“大而强”的转变,在“二次创业”新征程中当标杆、探路子、出经验、交答卷。 为确保三大战略定位目标顺利实现,珠海加快调整发展路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要在新起点上再走出一条新路来。 珠海不断壮大经济实力、推动产业升级,逐步形成电子信息、家电电气、石油化工、电力能源、精密机械制造和生物医药等六大工业支柱产业,以金融、贸易、旅游、会展、物流、软件信息、互联网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 一个指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正在加快构建,一场更为深刻的变革正在发轫。珠海举全市之力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打印设备五个千亿级现代产业集群,推动珠海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弯道超车。 珠海勇当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探路尖兵——横琴积极探索法治环境、金融创新、分线管理等领域改革创新,自贸区累积落地制度创新成果440多项,3个创新案例获“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12项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33项入选广东省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案例。 一个更加开放的珠海加快走向世界。截至2019年,珠海累计与世界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关系,42家世界500强企业在珠海设立了74个外商投资企业。外贸进出口总额从1979年的1453万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422亿美元,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0248家,实际利用外资329.89亿美元。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珠海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各项经济指标逐步向好回升,发展韧性和活力进一步彰显。 “珠海将不忘特区初心,牢记特的使命、特的地位,以‘归零’‘重启’的心态,再燃改革激情,重整行装再出发,奋力推进‘二次创业’加快发展,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锚定特区坐标、占有一席之地,展现特区新担当新作为新风采。”郭永航表示。(来源:珠海传媒集团 作者:廖明山 佘映薇 ) (原标题:大湾风:经济特区,“探路尖兵”实现经济跨越) 责编:小美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