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5月17日讯】(正观新闻)雪松控股是一家起家于贸易融资的企业,目前在大宗商品、供应链、化工产业、房地产等领域有所涉猎。虽然雪松控股曾经跻身《财富》世界500强,并入主了两家A股公司——齐翔腾达和*ST雪发,但其发展模式和风险却一直受到外界的质疑。 最近,广州市公安局黄埔区分局发布了一份通告,称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雪松控股子公司广东圆方投资有限公司等公司已被立案查处。主要犯罪嫌疑人张某等人也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这对雪松控股的声誉无疑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圆方投资成立于2016年11月29日,系雪松控股全资子公司,实控人为张劲。 张劲创办了君华集团并担任现任雪松控股CEO。他在1997年开始了其房地产事业,并成立了君华贸易公司(后更名为雪松控股),专注于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供应链管理和铝产品出口。多年以来,张劲将公司业务不断扩展,包括有色金属领域建立起稳定的上下游供应链。 2015年,张劲创立了雪松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以资本运作为抓手开始规模扩张。通过收购诸如齐翔腾达和希努尔等企业,雪松控股获得了惊人的营收增长,进入了《财富》杂志的全球500强排行榜。尽管该公司因收购问题涉及争议,但雪松控股一直通过供需双轮驱动实现实体与金融服务的整合,继续保持其业务的强劲发展势头。 雪松控股是一家起家于贸易融资领域的民营企业,其主要业务为“融资性贸易”,也就是通过“以贸易之名、行拆借融资之实”的方式进行贸易。 具体来说,就是公司与多家供应链贸易企业合作,通过虚构进出口等交易行为,来获取大量票据和应收账款。随后,这些票据和应收账款被作为底层资产,用于发行理财产品,吸引公众投资者。 雪松控股追求规模和声望的渴望驱使其采用了虚增收入的“融资性贸易”模式。董事长张劲曾野心勃勃地表示:“未来五年,雪松控股的目标是‘三个万亿’,即万亿销售额、万亿资产和万亿市值。” 同时,名头的追求也使该公司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发行信托和理财产品等业务。 这种模式使得雪松控股在短期内实现了高速增长。2017年,其营收规模达到2210亿元,同比增长40.8%。然而,这种模式也使得雪松控股背负了巨额的债务和风险。 有投资者向媒体透露,从2019年3月底开始,雪松信托旗下多款产品陆续逾期,涉及近8000名投资者,金额近200亿元。这些项目包括借道金交所、保理公司等,也包括广州旧改和智慧城市等项目。 2020年9月,《证券时报》发布了《雪松系528亿债务压顶还欠税局35.4亿税款》(下称“报道”),《雪松信托迷雾:42只产品风控全线裸奔,220亿底层资产尽数虚无,借道假央企转移百亿巨资》(下称“调查报道”)两文,质疑雪松系潜藏的债务风险。 报道称,雪松实业集团负债总额,从2015年末90亿元增至2020年6月末528亿元,资产负债率65.2%,扣除无形资产、商誉等部分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7%。 为缓解流动性压力,雪松实业使用了不少债权融资手段。2017-2019年共发行四只公司债,金额合计38亿元。2019年还通过地方金交所,发行了总额达25.6亿元的融资计划。中登网数据显示,2020年2月8日至2020年8月7日,雪松信托登记受让的文心保理应收账款数量共计251条,涉及应收账款共计429笔。 同期,雪松实业累计还欠缴35.4亿元税款,被质押子公司资产总计455亿元。然截至2020年6月底,雪松实业总资产不过752亿元。 2021年4月,雪松暴雷;随后,深交所向雪松旗下的两家上市公司雪松发展和齐翔腾达下发关注函。 2022年1月30日,一张带有张劲签名的致歉信流出。信中表示,受资产特性、交易价格、交易流程等影响,公司原定于1月底完成的兑付流产。 据《第一财经》4月18日报道,陈晖和雪松控股多名原高管、现高管,一同于半年前被控制。 雪松控股采用的“融资性贸易”模式是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商业模式,尽管它在短时间内带来了快速增长,但也揭示出了许多潜在风险。随着公安机关介入调查,雪松控股的实际情况将逐渐浮现,其涉及的投资者、合作企业和金融机构都将受到巨大的影响和损失。对于这样一家曾经的世界500强企业来说,它的兴衰背后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引以为戒。 (原标题:涉嫌非吸超200亿,雪松控股下属圆方投资等已被立案查处) 责任编辑:蓝莓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