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经营监管不一 线上虽仍有部分漏网之鱼,全面转向线下已是电子烟的唯一选择。北京商报记者联系某电子烟品牌的地区线下经销商,对方表示:“目前还是正常发展,大家该干啥干啥。线下购买的人稍微多了点,都从线上转到线下了。跟之前没什么大变化,就是购买的时候更严格了一些,比如要出示身份证之类的。” 北京商报记者走访朝阳区某商场发现,商场一层和三层楼梯口分别在近期增设了“悦刻”和“小野”两家电子烟零售店铺。店铺均设有“未成年人禁止购买”等明显标识。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平时生意还行。 在某连锁便利店,北京商报记者也发现了新增设的“悦刻”电子烟货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悠意”电子烟是之前就在的,“悦刻”是最近新加的,平时是年轻人买的比较多。两个货架虽都有未成年人禁止购买的标识,但外表形似巧克力的“悠意”电子烟货架上还配有“0尼古丁”的字样。销售人员表示:“这个应该是0焦油,对人体危害比较少一点,比烟好一点,不过总归还是烟嘛。” 此前,国家烟草专卖局专卖监督管理司有关负责人在通告发布后表示,将联合相关执法部门开展对中小学周边的清理整治,严厉查处实体店向未成年人售卖电子烟行为。国家烟草专卖局也曾召开过会议,要求校园周边实体店下架电子烟相关产品,但不涉及校园周边地区,则不得以任何形式强行要求实体店下架电子烟或进行处罚。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执法标准力度不统一等原因,有媒体报道小学门口的小店仍有电子烟售卖,也有部分地区出现“矫枉过正”等现象。微博ID“平安成都”在11月发布消息,称警方查获大量新型电子烟弹,涉案金额超20万元。警方提醒,烟草属于国家专卖,个人擅自销售的行为都属于非法经营。但从具体案件来看,犯罪嫌疑人是从国外走私的外烟和烟弹,并非因为销售电子烟而获罪。类似说法造成行业小范围恐慌,甚至有从业人员或消费者误以为国家已经全面禁售电子烟,一时无所适从。 北京市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枢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现在电子烟管理非常混乱,国家没有统一的规定,所以它肯定不是专卖,不跟烟草一样有《烟草专卖法》。现在电子烟就是一种电子产品,没有国家明确管理的话谁都可以经营,只要可以经营电子产品的都可以经营。 行业:寒冬之后 除了已经展开线下布局的头部品牌尚能冷静应对,骤然转向线下,不少中小电子烟品牌都表示措手不及。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包括各电子烟品牌的线上自营店和各电商平台等,线上渠道占了中国电子烟销售八成以上。相比而言,线下渠道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便利店、小商户、超市、专卖店等销售渠道合计占比也仅为19.4%。 据悉,目前主流的一次性电子烟,便利店的进店费为150-250元/月,大型商超为300-400元/月,夜店因为地段差异,少则上千元,多则上万元。要想加大线下布局力度,不仅门店、人力成本高昂,还通常面临门店覆盖面积小、推广难等问题。也有一些大型商场对电子烟入场存观望态度。如万达实业管理集团就在11月20日向旗下分公司下达了加强万达广场电子烟类产品销售监管的通知,要求即日起各万达广场暂停引进销售电子烟商户,对于已经合作商户,到期不再续约。在生产中国八成以上电子烟的深圳,有媒体报道,在电子烟行业订单多的时候,工人通过加班一般每月可以拿到五六千元,而如今随着订单减少,有工人每天8小时,连2200元都拿不到,部分电子烟工厂开始撤离工业园区。而继续留在工业园区的电子烟工厂也在艰难度日。 曾经火热的电子烟行业陷入寒冬,但寒冬之后,是否还有春天到来?也有较为乐观的观点认为,电子烟行业原本缺乏监管,生产过程缺乏标准,整个行业都是无序发展的,像国内有1000多家电子烟企业,很多都是“三无”产品。监管之后,行业肯定迎来洗牌,优胜劣汰一批,长远来看或许更有利于行业发展。 电子烟的监管升级或许也将加速行业洗牌。今年6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曾表示,《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已经审查完毕,目前正处于批准状态,按照项目计划时间表,年内有望发布。《电子烟液 烟碱、丙二醇和丙三醇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国家标准计划也在批准之中。国家卫健委也在7月表示,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电子烟监管的研究,计划通过立法的方式对电子烟进行监管。两项国家级电子烟标准制订计划一旦正式发布,有望进一步使电子烟行业走向规范发展。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王晨婷 (原标题:网售禁令满月 电子烟转战闲鱼) 责编:小美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