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拼多多的便宜,我们认为是打折的便宜,拼多多上的商品和阿里京东等其他电商平台并没有本质差异。并且与阿里京东相比,拼多多商品竞争力最弱。多数拼多多的“爆款”商品,在阿里京东上其实都有一模一样的货,也在销售。且拼多多商品背后的部分商家也是阿里京东的同一商家,但反过来情况则不然,阿里京东的“爆款”很多在拼多多上未在销售。我们认为,拼多多的商品本身,商品成本与阿里、京东的这一类商品没有本质差异,目前主要靠双向补贴使售价略低,而并非拼多多的成本更低。” 该报告还发现,拼多多的“爆款”商品,并没有太多特别之处,其商品在阿里与京东上重合度很高,拼多多“爆款”多数阿里京东都在卖。也就是说不存在定制的差别。该报告还有一个核心假设,如果同款商品在几大电商平台价格一致的情况下,拼多多是否还有优势? 基于此,该报告还得出一个结论: 拼多多的商品本身在制造端并没有降低成本,而是拼多多改变了渠道成本比例,将一大部分成本转移到了自己身上,使商家在一段时间内,可以维持相对阿里京东类似的成本。加上商家多数都欢迎一个新的流量平台,所以会有一部分的让利,使拼多多部分商品的售价低于实际成本更低的阿里与京东。 这里面的核心问题是,低价对于当下的拼多多而言,是否构成了一种核心能力?还是仅仅是一种大额补贴造成的现象。 有观察人士对虎嗅指出,拼多多存在的理由以及被看好的理由是,在经济形势下行的今天,很多中国低线市场的制造业产能其实利用不足,开工率不够,但是拼多多可以实现对这些产能的利用,让他们以微利的形式实现扩大再生产,这是拼多多模式的土壤。 在国盛证券的分析中,一切都建立在对于拼多多的渠道成本正确计算的前提下。我们也姑且承认计算方法并不唯一,可能存在其他解。现阶段不可否认的是,拼多多在成本结构方面,无论制造成本、营销成本和物流成本包括售后都尽量压缩到了最低。以保持低价的现象。但是这会出现一个问题,这和拼多多主张的Costco+迪士尼的模式真的有关吗?还是说拼多多所言的Costco,本来就是说给资本听的? Costco的模式有两个前提。第一,是严格控制在14%以下的加价率,这是低价的保证。但是Costco实际上是用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补贴”方式来维持,那就是庞大的会员费收入。通过会员费用弥补商品售卖的低毛利。这个模式一看就能明白。但是Costco的定位是中产阶级,而拼多多目前的定位,南辕北辙,那么拼多多能否在低线市场复制“会员制”,目前并不清楚。 其二,Costco是采用少量精选SKU的方式,进行反向定制或者买断。而拼多多是海量SKU ,更像平台属性。 为什么要少量精选SKU?其实是有两个原因,第一是能够真正把控商品品质与调性,符合定制方的要求。简单说,这也是一种制造型零售商,是“碰货”的。第二,少量SKU使得成本最低效率最高,这里的成本和效率,包括B2B的物流成本,能够最大集约化的运输调配中转。 拼多多像不像Costco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模式能否如Costco一样形成逻辑闭环。如果我们承认,真正实现大规模定制才是拼多多低价能力的核心保证,那么而在一个平台化的电商如何做到这一点,如何既维持平台的属性,又能深入供应链制造端实现真正的定制而不是贴牌,是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用户规模是壁垒吗 谈到拼多多,不能不谈到其短短几年迅速积累的用户规模,这些用户的支持,也是拼多多被看好的最大理由。 但是虎嗅精选《公司价值》栏目研究中曾经提过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很多人想问的,就是拼多多的瓶颈是用户增长,还是用户留存? 虎嗅精选《公司价值》指出,拼多多前期借助微信引流和用户裂变实现了用户的爆发式增长,但随着红利消退,用户基数的增加,拼多多用户增长速度逐渐放缓。所以,拼多多最大的问题不是用户增长,而是用户留存。 “从历史数据来看,拼多多每投入1亿元销售费用只换来1亿元甚至不到1亿元的营业收入。在2018Q2,拼多多投入29.71亿元的销售费用只换来27.09亿元的营收;在2018Q4,投入60.24亿元换来56.54亿元的营收;在2019Q1,投入48.89亿元换来45.45亿元的营收。显然,拼多多销售费用的“投入产出比”非常低,此举并不可持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