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被质疑掉包货品,污渍、灰尘等也成为不予退货的理由。一位在ZARA购物的消费者称,买了一套紫红色西装,然而只收到了裤子399元的退款。而客服表示,由于上衣有一个白色的小污渍,不接受退货。于是消费者拨打了12315投诉,并与客服反复沟通后,终于获得了退货处理。 与此同时,北京商报记者在部分服装大牌的官方旗舰店看到,商品满足相应条件(吊牌缺失、洗涤后不支持)时,消费者可申请“七天无理由退换”。事实上,“七天无理由退换”来自2014年3月15日正式实施的新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记者在查阅时发现,其规定,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定制产品、鲜活易腐产品、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等除外。 公开信息还显示,2017年11月7日,北京市工商局、市食药监局等8家单位,对13家网络交易平台进行了行政指导,强调不得采用格式条款设置订金不退、预售商品不适用七天无理由退换、自行解释商品完好、增加限退条件等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 七天无理由退换货一方面是为保障消费者权益而增加了“后悔权”,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平台对用户的吸引力。从各大电商平台来看,除了极速退款、假一赔四等服务,在发货方面例如承诺48小时发货等,均是为了增强消费者购买的信心,提升下单率。 取证难 维权难 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在网购消费中,消费者仍然处于弱势和被动。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蒙慧欣表示,由于网购有一定的特殊性,取证较为麻烦,消费者一定要注意保留网购时的交易记录、交易信息、与卖家聊天记录截图等。遇到商家疑似售假,积极向第三方监管部门举报维权。 对于前述纠纷中“假货”的来源调查和追责,地素时尚相关负责人也表态称,公司一贯积极与各地政府机关配合,并成立专业部门,打击仿冒伪劣产品,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及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 “在平台、商家与消费者权益保障上,消费者往往处于弱势,但由于平台与商家在售后方面信息不同步,介入迟缓甚至不痛不痒的情况下,消费者权益往往难以保障,”蒙慧欣说道,“因此,在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首先还是完善各平台售后机制问题上,呼吁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建立有效防范机制。同时,平台方面也需做到事前明确售后制度。消费者在选择平台、进行购物时应看清所选平台的退款及售后条款,遇到问题时及时维权,保护自己的权益。” 北京商报记者 王晓然 何倩 (原标题:退不掉的货 网购维权的假货罗生门) 责编:小美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