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亿人月收入1000元”

从“6亿人月收入1000元”

最近,“6亿人每月收入1000元”的话题非常热门。直销企业应该从中寻找发展的新机遇

三生宝哥相对论:他们的

三生宝哥相对论:他们的

 上周四,由中国消费者报举办的“凝聚你我力量,让消费更温暖”大型公益视频直播

玫琳凯翁文芝:你没意识

玫琳凯翁文芝:你没意识

 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   对于玫琳凯中国的001号员工——玫琳凯现任中国区

当前位置: 直销报道网 > 评论 >

数字经济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时间:2020-06-17 10:22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魏琪嘉 点击:
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而丰富的应用场景。数字经济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也成为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重要引擎。

【直报网北京6月17日讯】(人民日报)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而丰富的应用场景。数字经济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也成为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重要引擎。

数字经济赋能产业转型升级,背后有扎实的支撑,主要体现为总量优势和应用驱动。据专业机构统计,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2018年规模已达31.3万亿元,位居世界前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4.8%。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数字技术与生产运营、社会治理等诸多领域深度融合。在工业领域,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产业赋能的重要载体,企业将基础设施、管理、业务等部署到云端,利用网络便捷地获取计算、存储、数据、应用等各种资源。在服务业领域,以共享网络平台为组织形式、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资源配置优化的新形态层出不穷。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数字经济的优势进一步凸显,数字赋能有效提升治理能力。基于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防疫健康码”对精准防控疫情、加快推动复工复产起到了重要作用。数字赋能稳住居民消费,直播带货、线上团购、云旅游等新型消费方式不断涌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线下消费的不足,对稳定消费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5月份,与互联网相关的新业态、新模式继续保持逆势增长。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1.5%;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24.3%,比去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数字赋能催生新需求。疫情防控期间,数字经济发展进入加速期,在线教育、在线问诊、在线娱乐、远程办公等一系列线上需求呈井喷式增长,这些新需求反过来又推动了数字技术加速创新。

当前,促进数字化转型的有利条件在不断积聚。数字技术与各类技术发生广泛的连接,驱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认同度越来越高,我国在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提供相关的政策保障。国内广阔的市场也为技术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空间。从前期的生产数字化、办公数字化,到后来的智慧城市建设,再到各类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这些探索都为技术与产业融合提供了试错、容错、改进、提升的难得机会。同时,人们对“数字中国”有着很高的期待。人民群众期盼更好的产品、更优质的服务、更可靠的社会保障等等,需求带来供给。正是这些实实在在的期待和市场需求,为产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扎实的支撑。展望未来,数字经济与产业深度融合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步伐将大大加快,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将进一步提升传统产业生产效率,激发传统产业发展活力,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步伐。

当然,数字经济的发展不能一蹴而就。数字化转型不是另起炉灶,而是需要在已有产业的基础上进行嫁接转化,以有效需求为牢固支撑,在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中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数字化转型与实体经济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优化是紧密相关的,数字赋能是产业、资本、技术、人才、数据多方融合共振的最终结果。在循序渐进的发展中,数字技术必将为生产力的提升打开新的空间。

(作者为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副主任)

(原标题:数字经济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责编:小美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本网内容授权书
Copyright © 1998 - 2013 www.Chnds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直销报道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5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