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4月16日讯】(经开发布)近年来,以“云养殖”“代养殖”“云种植”等为代表的“云养经济”新业态快速兴起,依托互联网技术拓展多元化消费场景,为农业转型升级和城乡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以“云养经济”为幌子,编造虚假养殖种植项目,以“稳赚不赔”“高额回报”等话术吸引公众投入资金,从事非法集资活动,致使群众财产遭受严重损失,社会影响恶劣。 案例警示: 2024年5月,上海投资者吴某报案称,其参与某“云养牛”平台投资受骗。该平台谎称拥有海外合作牧场,以“线上认养牛、年化收益6%-13%”为噱头,通过寄送虚假宣传刊物、发布伪造牧场视频等手段骗取信任。吴某初期投入5000元获小额返利后,逐步追加至300万元认购600头牛。2024年5月,平台突然将吴某账户内600头牛强制折抵为6万斤牛肉额度,且拒绝提现。 经警方调查,张某犯罪团伙通过搭建虚假“云养牛”网络平台,以高息为诱饵非法吸收资金5亿余元。2024年9月,警方跨省收网抓获全部嫌疑人。 案例共性: 此类非法集资案件通常具有以下共性特征:一是虚构项目真实性。以“新概念”“新技术”为噱头,伪造养殖、种植场景图片或视频,夸大产业规模及产量;编造虚假合作协议、资质证明等材料,营造项目合法合规假象,误导投资者。 二是承诺脱离实际的高额回报。宣称“短期高收益”远高于农业种养行业正常回报周期及利润水平;以“保本保息”“零风险”等话术掩盖实际经营风险,违背农业生产客观规律。 三是传销式层级扩散资金池。设置“推荐奖励”“团队提成”机制,诱导投资者发展下线形成多级分销网络;资金用于支付早期返利而非实体经营,形成“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 风险提示: 为有效防范“云养经济”非法集资风险,切实保护个人财产安全,现提示如下防范要点: 1.增强风险意识,警惕高利诱惑。对宣称“高收益、零风险”的项目保持警惕,不轻信“稳赚不赔”“短期暴利”等虚假承诺;拒绝参与以“助农”“创新”为名,实际脱离实体经营、无真实产销链的投资项目。 2.核实平台资质,筑牢安全防线。投资前核查平台经营资质、监管备案信息及合作机构真实性;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官方渠道验证企业合法性,避免“三无”平台陷阱。 3.理性评估风险,抵制非理性投资。认清农业种养行业周期长、风险高的客观规律,拒绝违背常理的“快速回本”宣传;根据自身财务状况及风险承受能力审慎投资,避免借贷、抵押房产等非理性行为。 4.拒绝传销模式,切断扩散链条。警惕要求“发展下线获提成”“团队分级奖励”的平台,此类模式涉嫌传销违法;发现“拉人头”返利行为立即终止参与,并向公安机关举报。
农业是需深耕厚植、遵循自然规律的实体经济,与鼓吹“短期暴利”的投机逻辑天然相悖。任何缺乏实体根基、背离产业周期的“云端承诺”,终将因无法兑现而崩塌。请广大投资者穿透概念包装,回归商业本质,以理性辨识真伪,用法律筑牢防线。唯有脚踏实地守护“钱袋子”,方能避免坠入非法集资的“浮云陷阱”。 (原标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丨“云养经济”迷雾中的非法集资陷阱) 责任编辑:一一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