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提出,第一,加快技术进步,为绿色转型注入动力。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动力。绿色技术进步对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对传统产业进行绿色技术改造,推动产业绿色化发展;二是绿色技术不断催生新产业和新业态,推动绿色产业化发展。从产业绿色化方向看,绿色技术创新和应用可以改变传统生产方式,促进标准化生产方式向个性化、差异化、绿色化生产方式转变,从而实现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升级。绿色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进一步激发企业生产的内在活力和创造性,提高传统产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有效促进节能减排和推动绿色发展。同时,绿色技术进步可以推动企业内部流程再造,提高产业运行效率。利用绿色技术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各个方面进行绿色化改造,更加注重全要素一体化、精细化环境综合治理,促进生产过程绿色化,进而推动绿色发展前沿技术与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实现产业结构向绿色发展优化升级。从绿色产业化方向看,绿色技术依靠其具有的高创新性和强渗透性,可以形成一批绿色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绿色技术的市场化应用将有利于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行业间或行业内,绿色技术作为新的纽带,能够显着提升产业链上下游的重组融合速度,形成新的生产门类和部门,进一步扩大产业外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体而言,推进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要提高绿色技术供给能力,进一步提高绿色技术研发能力,特别是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解决好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科技支撑不足问题,加强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零碳工业流程再造技术等科技攻关,支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此外,还要强化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第二,深化制度创新,为绿色转型提供保障。深化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当前,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大趋势,很多国家都围绕推动绿色发展建立绿色制度创新、绿色产业政策等方面的政策体系,以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促进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低碳加快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国坚持走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全面建设绿色制造体系,推进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需要夯实绿色发展制度保障,大力破除制约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障碍。要加快建立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制度框架,形成比较完善的政策、标准、市场和监管体系,以驱动技术路线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发展方式创新,建立支撑绿色发展的技术体系、现代产业集群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具体而言,深化制度创新要着力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二是进一步完善绿色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快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加强绿色产业政策、绿色技术创新支持政策、生态环境政策等的协调性,提升绿色政策体系对企业绿色发展行为的导向、促进和调控作用。三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培育发展全国统一的生态环境市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市场,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推动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建设,促进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 第三,培育市场需求,为绿色转型创造条件。倡导绿色消费,是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基础。从市场配置资源的角度看,以绿色需求为导向,能够更大程度地激发企业绿色发展内生动力,引导和推动企业进行发展方式绿色转型。随着公民环保意识日益增强,为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对绿色安全等高品质产品的消费需求,需要大力提升产业体系绿色发展水平。绿色新兴产业与消费者的消费观念相契合,在满足新的多样化绿色消费需求的同时,能够刺激新的绿色生产与潜在的绿色需求。符合需求的绿色技术创新成果及其推广应用会改变原有市场要素的相对价格与投入结构,改变产业内和产业间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使得生产要素在产业结构变动中得到更有效的配置,进一步促进绿色产业化和产业绿色化。在新发展阶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定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用足用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要加强绿色消费、绿色投资等方面的需求导向作用,让需求更好地引领和优化供给,让供给更好地服务扩大需求,以统一大市场集聚资源、推动增长、激励创新、优化分工、促进竞争,持续完善企业绿色发展的营商环境。从实践角度看,消费结构变化是产业结构变化的基础性动因,要进一步引导形成对绿色消费的广泛社会认同,通过增强全民绿色消费理念、生态环保意识,让绿色低碳消费成为全民风尚,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创造有利条件。 (原标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责任编辑:蓝莓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