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时节 【直报网北京9月25日讯】(和治友德)今日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节气过后渐入深秋,凉燥主气,金秋气降,人体的气血应于秋气从外往里收敛,因而削弱了肌表抵抗病邪的能力。因此,秋分后对于自身的健康尤其要注意。 01 饮食养生: 养肺润燥 保护肠道 中医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天主收,万物收敛,秋分之后,在中医五运六气理论中到了阳明燥金主气的时节,手阳明是大肠,足阳明是胃,肺属燥金,肺与大肠相表里,因此养生应以养肺、保护肠道健康为主。以下秋季时令食品有助于秋季健康养生。 秋 梨 中医认为梨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作用,生吃生津解渴,熟吃润肺止咳。一般人生吃即可,小孩或是脾胃弱、体质虚寒的人最好蒸熟后吃,也可以把梨皮削下来与梨肉一起放到锅里煮水食用。 秋 藕 秋藕养人,生食可以养阴润燥,缓解口干舌燥的问题。如果藕再加上一点蜂蜜,做成藕蜜糕,既可以缓解秋燥,也可以缓解便秘问题。 秋木耳 当季食材秋木耳,味甘性平,有益气生津的功效,是不容错过的美味。另外一些养阴生津的食物,如芝麻、核桃、板栗等都很适合秋分时节食用。 鸭 肉 鸭肉可滋五脏、清虚热,还可以补水、行水、养胃、生津。值得注意的是,阳气不足尤其是脾胃阳虚的人不宜吃过多的鸭肉。 02 行为养生: 适度锻炼 注意保暖 秋分时节,我们在户外运动的时候要选择慢跑、快走、骑行等运动形式,不要出太多汗,运动要循序渐进。尽量选择早晨的时候来锻炼,所以要注意早睡早起,早起有助于阳气的生发,早睡也有助于阳气的收敛,避免寒邪的侵袭。 建议采用“洋葱式穿衣法”。比如早晚温差大的时候,要注意增加衣服,中午温度高的时候,一层一层减衣服,这样避免凉风来的时候受凉,同时也避免日照时出汗太多。以下4类人要特别注意保暖。 肠胃病患者 肠胃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冷空气侵犯胃肠,气血运行不畅,易导致肠胃疾病复发,容易引起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校园内的学生还容易出现传染性的秋季腹泻,要注意饮食卫生。 心血管疾病患者 寒冷容易导致人体的血管紧张,使得气血凝滞,血脉挛缩,心脉失养,从而会引起血压的波动及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要注意保暖。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患有哮喘、支气管炎等疾病的人呼吸道的防御功能比较差,寒邪容易乘虚而入,导致咳嗽、气喘等症状加重,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关节病患者 有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骨关节疾病的人群,受寒时会疼痛加剧,故应注意颈部、腰部和腿部的保暖,不宜受冻。 03 心理养生: 心平气和 以静化燥 秋分气候渐凉,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来维护和加强身体的阴阳平衡,使之能顺应四时养生。 培养乐观情绪 中医认为:思为脾志,敏感多疑则过思,过思则伤脾。伤脾则会出现因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头昏、乏力、心慌等一系列所谓心衰的症状。秋分节气后天气日益寒冷,落叶纷飞,容易产生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对此,我们要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 注意充足睡眠 秋分时节要保持心平气和,睡眠充足,以静化燥;早睡早起,露头而睡;室内空气要流通、湿润。秋季早睡早起,顺应了秋收的特点,早睡以利于阴精的收藏,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太过。每天的起床时间,原则上与太阳升起同步为准。 (原标题:和治友德 | 秋分养生:养肺润燥保护肠道) 责任编辑:一一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