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养驴“有皮下锅” 驴子不够用,怎么办?自己养。 2006年起,东阿阿胶在内蒙古巴林左旗、云南大理等地开始探索与农户合作,以合作社的方式养驴。东阿阿胶提供驴苗,并与农户达成收购协议,若毛驴出栏合乎指标,便由企业以相对稳定的价格回收。 而在秦玉峰看来,规模化养驴,最大的受益者不是东阿,驴皮的价值只占整个驴收益的1/10都不到,规模化养驴就是要把养驴的收益向农民和其他链条输送,刺激农民养驴的积极性。 不过,东阿阿胶养驴技术顾问秦树生表示,规模化养驴最大的问题是成本过高。每养1万头驴,成本都在500万元以上,要养100万头驴,成本是惊人的。这些,单靠企业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发动农村的养殖户。所以必须在驴肉、驴皮之外,开发驴的其他价值,这些就需要政府支持。 孙玉江也是这种看法,他说,中国的驴产业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低谷,要解决眼下这场“驴”危机,必须加大对活体驴产业链条的开发,把这条产业链条拉到最长。 驴子浑身是宝,赚钱的地方还很多,比如说,孕驴血可以用于生物制药,用来制作血清,孕驴尿可以用来制作激素,每项每年至少可以增收2000元。驴奶的价格也远高于牛奶。加上这些项目,每头驴每年的经济价值应该能达到2万元以上。 孙玉江认为,当前对驴产业的开发还远远不够,一头驴的价值的开发,连10%都不到。 提高产能“扶正祛邪” 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表示,阿胶今后仍有很大的市场增长空间。预计未来仍将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通过规模化养殖,确保阿胶原料的正宗,稳定阿胶产量,就可以抑制假阿胶在市场上的份额,达到“扶正祛邪”的效果。 秦玉峰也表示,胶类中药企业在质量标准构建方面是一块“短板”。因为制胶原料供应短缺,不法分子乘虚而入,制造假冒伪劣产品扰乱市场秩序。而传统的鉴别真伪方法存在一定漏洞,无法满足市场快速鉴别和打假的需求。 张伯礼也表示,这与产业门槛过低不无关系。一些造假企业正是打着药食同源的幌子,行阿胶造假售假之实。他说,有些阿胶制品是食品,不属药监部门监管;而正因为是食品,质监部门不管其疗效。造假企业正是抓住了这一监管上的漏洞。阿胶成了唐僧肉,谁都想来啃一口。这对品牌企业、品牌产品,乃至阿胶这项传承了2500多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很大伤害。“对阿胶生产企业,只要发现造假,应立即勒令停产;再发现,应吊销产品生产文号。”他说。 “可以借鉴中药注射剂行业的做法,目前国家已经制定了中药注射剂再评价补充管理办法,并正在征求意见之中,中药注射剂标准提高后,那些达不到要求、不能够从事中药注射剂生产的企业,可以退市或改为生产固体制剂。对阿胶行业也应该这样。”张伯礼说,目前我国驴皮资源紧缺,更应该按标准生产,不能粗制滥造。 如果全国驴的存栏量能恢复到1200万头,那么,全国规范化生产的阿胶产能将能提升40%以上,届时,整个阿胶市场的品类形象将大大提升。▲ 责任编辑:小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