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同仁堂之争 更早之前,作为中药材行业标杆的同仁堂遭遇了质量信任危机,甚至有媒体报道该公司一年六次登上质检黑榜等等。 但在2月18日,上市公司同仁堂发布澄清公告:传闻中所涉及的“熟地黄”、“骨碎补”、“炙甘草”等为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公司生产和销售。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公司为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北京同仁堂药材参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本公司未生产该类饮片产品。 上市公司同仁堂坚称自己一直秉承“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对中药材质量严格把关,决不会拿医药产品质量开玩笑。 其实,不管事实的真相究竟是怎样,药品质量安全已经成了比食品质量安全还备受关注的焦点。因为一旦药品质量出现问题,轻则疗效不佳,患者多花冤枉钱,重则就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因势利导,中药材行业洗牌在即 近年来,中医药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有资料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医药出口154个国家和地区。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印尼均是中药出口的目标市场,美国也跃居中药出口市场的第三顺位。然而,伴随着中医中药走向国际化的却是中药材质量安全检查频出漏洞。 有专业人士分析道,多数中药原材料都是从一些大中药材市场批发而来的。中药材频频爆出质量问题,当地药材市场监管部门却发现不了,这在一定程度上让人怀疑其中地方保护主义是不是起了一部分作用。 除地方保护主义外,企业违法成本太低也是造成中药材产品频爆质量安全问题的首要原因。“一边是发现质量问题后做出没收惩罚或者罚款10万元的处罚制度,一边是高达1000万元的利润诱惑,两厢对比,怎么会有效阻止此种事情的发生?”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我国对中药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政策也越来越明晰。现在不少大企业开始瞄准“绿色初加工”,利用先进技术优势打造绿色新产品,利用规模优势降低技术成本。在这一趋势下,优质且有一定价格竞争力的中药材将会逐渐增多。 随着市场认可度的逐步提升,优质优价的中药材价格体系将有望建立。这途中,不随趋势跟进的小企业就很有可能会在行业洗牌中消失。 (原标题:同仁堂等中药企产品质量问题频发,根在违法成本太低?) 责任编辑:小宇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