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信高回报 老年人是遭遇诈骗的“重灾区”,其受到诱骗的最主要因素是轻信“高回报”。 青扬五洲违规理财一事的受骗老人表示:“我现在还有钱放在一些社会融资机构里,承诺是高回报。”当记者提示,是否会在案发前取出社会理财机构的钱时,该老人表示,“那利息就拿不回来了。” 记者了解到,部分理财机构承诺利息超过10%。甘犁表示,调查了解到,骗子们最想骗的人是高净值的年轻人,但是往往,老年人会受骗“成功”。 调查显示,在家庭遭受损失后,57.0%的家庭选择了“自认倒霉,未告知其他人”,仅有22.8%的家庭通知了治安管理机构。青扬五洲违规理财事件爆发后,几位老年人最初的一致表态是:“不能告诉儿女。” 政府已加强监管 由于绝大多数诈骗行为是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短信实现的,因而,我国政府已从渠道上加强了监管。数据显示,收到的诈骗短信送达量从2016年第三季度1.9亿人,下降到2017年第二季度的700万人,同一时期的诈骗电话,从14.39亿下降到2.99亿。 此外,有关部门也从电信和银行渠道上加强了管理,实时暂停涉案账户所有业务,及其名下其他账户的非柜台业务。2015年11月,监管部门对诈骗电话号码及其名下其他号码进行关停。2017年6月30日,实施电话实名制。 根据规定,诈骗行为一经核实,可以定罪量刑,诈骗金额超3000元可判刑,超50万元最高可判无期,推送诈骗信息5000条以上、拨打诈骗电话500人次以上,处3-10年有期徒刑。资金可追回。 甘犁表示,2016年之后,由于政府的有效监管,诈骗信息逐渐减少,但是诈骗涉及的额度越来越大,因而受骗资金总体保持在3100亿元左右。 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编著的《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17)》指出,1万元以上被骗人群中,50岁及以上中老年占比高于其他年龄段,尤其是受骗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人群中,50岁及以上中老年占比高于其他人群。 (原标题:养老投资骗局高发!老年人轻信高回报损失超200亿) 责任编辑:佟佟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