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 北京8月12日电(光明日报报道)理论怎样才能有生命力和说服力?这始终是理论 工作者思考的问题。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从怎么看到怎么办 ——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对这个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只有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理论才是有生命力和说服力的理论。 贴近群众。实践证明,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反映人民群众的愿 望,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及时发现、总结、概括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新鲜经验, 我们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提出和采取符合客观实际、符合人民群众利 益的各项改革和建设措施。我们说《从怎么看到怎么办》是贴近人民群众的,它 的一个重要体现是这些理论热点是来自于群众的,是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 题。本书编写者为了编写好这本书,从广大干部群众关注的问题中梳理出更为集 中、更具年度特点的怎么保持物价稳定、怎么解决分配不公、怎么解决住房问题 、怎么解决就业难、怎么解决看病难、怎么实现教育公平、怎么解决发展不平衡 、怎么遏制腐败八个问题。这些问题集中反映了社情民意,体现了从群众中来、 贴近群众的特点。贴近群众的另一个重要体现是解民忧。该书紧密联系当前经济 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这些问题作了深入浅出、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解答,既分析 了“怎么看”又阐明了“怎么办”,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 答,使人民群众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贴近生活。在工 作、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有些人一提到理论就挠头,觉得理论这个东西太高深 了,搞不懂。有些人碰到单位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往往不愿参加,认为是浪费时间 。这一方面反映了这些同志对理论本身认识有偏差,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们的理 论宣传工作离群众生活太远,使他们认为理论学习是领导干部的事,是党员的事, 是理论工作者的事,与己无关。列宁在《论策略书》一文中曾这样写道:“ 现在必须弄清一个不容置辩的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 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 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和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 况。‘我的朋友,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页)。列宁的论述说明,真正的理论 是来源于生活的,也只有来源于生活的理论才能把本来苍白的理论变成绿色,才能 有生命力。《从怎么看到怎么办》关注人民群众生活的大事小情,物价问题、教 育问题、住房问题、看病问题等无不紧密连着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反映了党和 政府对民生的深切关注。 贴近实际。贴近实际,就是始终坚 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 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从怎么看到怎么办》一书中阐述的八个问题都是在我国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大背景下产生的,都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产 生的,都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产生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问题 既是理论热点,也是实践热点。这些问题准确把握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抓住 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既作出了理论概括,又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在这些解决问题的办法中既有党和政府的正确决策,也有学者的建议和意见。比 如,在《重拳抑房价保障助安居——怎么解决住房问题》这一部分中, 除了提出坚决贯彻落实好中央“新国八条”精神,努力巩固和扩大前 一时期调控的成果,努力实现市场供求量基本平衡、结构和价格基本合理的目标 之外,还指出应该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在全社会倡导树立适度、合理、节约的 住房观念。就家庭和个人来讲,应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放大住房预期。特别是 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不应过早把自己“拴”在房子上,“先租 后买、先小后大”未尝不是好选择。这些观点不失为合理、可行的意见和 建议。▲ (作者洪向华系中央党校科研部研究室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