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 北京5月26日电(人民网报道)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发表70周年。纪念《讲话》、重温《讲话》,因为它代表了党在文化领域的最 早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讲话》不仅在新中国的文艺事业中长期发 挥着指导作用,也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经历了曲折的探索过程。 “一切人”与“一切材料 ” 为人民服务的文艺观 《讲话》的最大意义是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 文艺观,它通篇贯穿的思想是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鲜明地提出,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我 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这个以 人民为根本的文艺观,相比历史上的各种文艺价值观,最有社会影响力,最具文 化创造活力,最能体现艺术规律,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在文化工作领域的 具体体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则和方向。这一点是我们今 天的文艺事业仍然必须坚持的最根本的原则。 围绕文艺为人民 群众这个根本问题,《讲话》在文艺的来源、创作、传播、功能、标准、批判继 承、世界观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论断,给我们以重要启示。 《讲话》提出,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 竭的唯一的源泉”,“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 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 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 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 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这里提出的文艺的唯一 源泉,革命的文艺家、有出息的文艺家必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的“ 五个一切”,不仅强调了人民生活对于文艺的重要性,而且强调了深入生 活需要广泛性;既指出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也指出了社会生活中人民和阶层的 广泛性。文艺家要了解一切人,不是深入一部分人,要研究一切文艺的原始材料 ,不是研究一部分材料。这使群众的概念、生活的概念、革命文艺与生活、与人 民,有了最广泛的含义,不是狭隘的、片面的、机械的意义。 这既是一个文化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文艺的规律决定了只有最广泛地占有 对人和生活的了解,才能带来艺术创造的巨大空间与丰富可能。中国共产党的宗 旨决定了先进文艺一定是从最广大的群众中来,到最广大的群众中去。今天的文 艺要建设先进性、重视群众性,需要更加全面地贯彻“一切人”、 “一切材料”的群众观点。全面认识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人 民”范畴的新变化,让文艺全面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诉求和进步社 会理想,有助于增强社会的民主团结。全面贯彻“一切人”、 “一切材料”的思想,也有利于文化建设在开放环境中吸收人类一切 有益的精神财富,有利于文艺的创造活力,防止文化观上的片面与偏激。 认清发展阶段 求真务实的精神 在文艺如何为人民群众服 务的问题上,《讲话》突出体现了求真务实的态度。如在阐述普及与提高、雪中 送炭与锦上添花的关系时指出,普及与提高都应根据实际情况,围绕群众需要而 实行。“普及是人民的普及。提高也是人民的提高。”无论是 “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任何一种东西 ,必须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是好的东西。”特别值得我们重 视的是,毛泽东同志说,普及与提高,一方面是文艺家帮助群众、指导群众,一 方面又是文艺家向群众学习,吸收群众中的养料,充实自己,丰富自己,使自己 的专业性不致成为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毫无内容、毫无生气的空中楼阁。 “一切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只有联系群众,表现群众,把自己当作群众的 忠实的代言人,他们的工作才有意义。”这些思想告诉我们,文艺面向人 民群众,不仅使人民受惠,也使文艺受益。优秀作品和艺术成就,只有在与人民 的密切关系中才能产生。文艺家不仅应该在艺术上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关系,而 且应该在社会生活、在精神上代言人民。今天看来,我们的文艺在这方面还有很 大距离。 在讲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时,《讲话》还体现了一个重 要思想,就是发展的阶段论。《讲话》说,当时工农兵的迫切要求是要有一个普 遍的启蒙,得到他们急需的和容易接受的文化知识、文艺作品,以提高他们的斗 争热情和胜利信心,第一步是需要“雪中送炭”,还不是“锦 上添花”。今天,在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的时 候,重温《讲话》的这些内容,会更加清醒地认识,包括文化在内,发展绝不能 盲目超越现阶段的具体情况。历史经验反复证明,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需求、超 越阶段的文化“大跃进”、文化偏激,总会伴随着千篇一律,伴随着 粗制滥造,从根本上也会伤害国家、伤害文化、失去民心。文艺坚持“二 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多样并存,科学 发展,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活跃文化生产力的内在要求,也是当下社 会现实审美的客观要求。 坚持马克思主义 理论联系实际的态度 《讲话》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它对 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讲话》是在延安整风中产生的,是在党内反对主观 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作风,确立实事求是精神的思想教育中,毛泽东同志带 头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的产物。 《讲话》指出,文艺和其 它工作都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叫我们 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 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文艺工作者学习马克思主义,应该学习它的 立场观点,“是要我们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去观察世界,观 察社会,观察文学艺术,并不是要我们在文学艺术中写哲学讲义。马克思主义只 能包括而不能代替文艺创作的现实主义”。这些话科学地说明:马克思主 义的普遍原理不能代替文艺的特殊规律。加强文艺队伍思想建设,最重要的是文 艺家要掌握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精髓,既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的大方向上坚定不移,又在坚持文艺自身规律上保持清醒头脑。文艺繁荣同样需 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察实情,做实事,讲实效。 文艺坚 持实事求是,面临的一个创作问题是,怎样有艺术感染力地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 心声,创造来自生活、来自现实、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写真实,不仅是勇气的 问题,也是艺术良知的问题;不仅是能否正确对待金钱、名利、荣辱进退的问题 ,也是科学的艺术观念问题。现在有些创作生产存在脱离实际生活、价值观错位 、回避矛盾、讲空话套话、为名利牺牲精神、低俗化的倾向;有的在观念上表现 出形而上学,把艺术的歌颂与批判、继承与创新、精神与形象、崇高与滑稽对立 起来,造成违背规律的片面性,失去艺术的真实的魅力和信誉,都需要用实事求 是的精神来提高。 《讲话》本身朴素、求实的文风也体现了马 克思主义本来的感染力,是一个求真务实的榜样。在起草《讲话》前,毛泽东同 志广泛征求过文艺家的意见,与许多文艺家通信、交谈,反复联系,在给两位文 艺家的信中,还特别要求听取人们对文艺方针的反面意见。正是通过对当时文艺 实际的全面把握和科学总结,《讲话》后来才能对解放区文艺的大面积繁荣发挥 重要的作用。 《讲话》也体现了党对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 。它一开始就把文化作为中国革命全局的组成部分,是继《新民主主义论》提出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之后,再次从中国革命全局出发阐述党的文艺主 张,体现了创业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源泉。今天更全面地认识文艺的地位作用,不仅要 从思想文化的立场,而且应该从社会法制的观点看待文艺,创造更完善的制度环 境,这样才能尊重文艺、善待文艺,又不夸大文艺、误导文艺。文艺工作者只有 明确了文艺的根本方向,才能把为祖国、为人民服务,德艺双馨,精益求精,作 为自己的根本追求。▲ 责任编辑:王鹏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