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京育说,认同是一个很复杂的文化、社会心理和政治问题,认同的建构与崩解往 往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台湾地区人民的中国人/台湾人/既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认 同的演变,更是一个异常曲折的故事,专家都不一定能解说清楚。但是当我们把 眼光转向强化认同时,不能不认识到认同本身固然与血统历史有关,它更是一个 社会、心理和文化概念的呈现。如果彼此在分享物质幸福之余,更能分享共同的 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愿景,认同感自然强烈。真正促进认同的是所谓柔 性权力而非硬性权力;是吸引的力量而非压制的力量;是建设性的力量而非毁灭 性的力量。换言之,彼此吸引的力量愈强,认同感就会愈强。 张京育说, 两岸认同的强弱非仅取决于彼此对对方的政策,也取决于彼此内部政治、经济、 社会,文化和生活素质的同质化与优质化的程度。由于两岸大小悬殊,大陆是远 为大的个体,大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活素质的优质化对台湾人民的认 同当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是“中华民国”创建者孙中山先生毕生追求的民族 独立,民权伸张,民生乐利的志业,大陆国家主席胡锦涛先生倡导的和谐社会, 或是最近习近平主席所提出的中国梦,如果它们能成为两岸人民的共同目标、共 同梦想、共同志业,使中华文化、共同富裕,宪政体制、自由平等、民主法治、 人权保障成为两岸人民与两岸当局共同致力与共同追求的价值,两岸的认同必然 会加深。 张京育强调,认同是一个过程。政府、社会精英和一般民众都扮演重要的角色, 并需要长期性、制度性的进行,两岸非仅要以“利”相结,更要以“情”结、以 “义”相挺。非仅有物质层面的分享,更要有精神层面的分享。唯有“通财”与 “同心”同时并进,才能深化认同。 就此点而言,继经济合作架构协议签署执行后, 海峡两岸应进行教育、科学、文化合作框架协议的筹谋工作,以期多层面、多管 道、多元化的进行教育、科学、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在这方面,文化交流尤应列 为重点。无论是传统中华文化的弘扬与推广,音乐、诗歌、戏剧、影视、民俗、 文学、艺术、博物馆、展演等的交流合作,最足以抚慰人心,促进情谊,更应当 是重中之重,应当予以鼓励、支持,长期有序的进行。 张京育说,两岸之间的信任与认同 问题考验两岸当局的气度与智慧,也取决于两岸人民的意志与情义。可能最关键 的是“心”的改造,也是两岸关系典范转移问题。两岸在敌对时,连带也在仇视 、蔑视、丑化对方,除了军事征服外,解决不了“合”的问题,认同更是无解, 彼此日渐疏离。在大交流与大合作的时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岸已转化为 伙伴、朋友、兄弟姊妹的关系,排除武力的思考,不仅要共同谋利,还要分享义 与情。相互的尊重,相互的友爱,由和平而和解,由和解而和好,才是深化认同 的最佳保证。 张京育说,两岸要和平,很少人会有异议。两岸是否要和平协议,可能就有不 少的杂音。两岸能否签署和平协议,在何种情况下是致力于寻求和平协议的好时 机?争议性就可能更大了。 张京育说,两岸协商和订定和平协议,有八个有 利因素:一是两岸深厚的历史渊源与地理相邻性;二是两岸的文化纽带;三是两 岸的经贸利益,优势互补;四是两岸厚实而正在深化的各种交流活动;五是两岸 均追求和平发展的利益与前景,并要回应两岸人民的共同需求;六是两岸近年已 签署十八项协议,特别是经济合作架构协议,意义深远,外交休兵与国际空间的 谅解亦深具意义;七是两岸均乐于向世人表达和平共处、和平共利的政策取向; 八是世人,特别是亚太地区人民,对和平的渴望。 张京育说,两岸的当局和各界的有 识之士应当把握住这些有利的因素来开启制度和平的新局。立功,当然是衡量一 个政治家成功与否、伟大与否的重要标准。二十一世纪台海两岸关系长期和平的 建构,取决于两岸政治家是否具有悲天悯人、以天下苍生为念的道德情操与志业 抱负。在政治家身上,我们更希望他们展现广阔的胸襟多于计算与权谋,正直压 倒权术,心中只有人民,乃至全人类的福祉,而不是个人、党派或政权的权力与 利益。两岸和平协议的磋商及其执行,将是双方当局和民间社会要共同承担的责 任。▲ (原 标题:张京育:和平和解和好是深化认同的路径) 责任编辑: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