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3月4日讯】(人民网 周素雅)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养老保障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近年来国内老龄化的加剧和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越发备受关注。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数据,2012年的老龄化水平14.3%,业内人士称,2020年将很有可能快速上升至18%。目前,养老市场供不应求的现象越来越明显。面对2014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可能突破2亿,2025年可能突破3亿的庞大养老需求,“银发浪潮”带来的“老何所依”问题,着实让人担忧,养老问题也引起了两会代表和委员们的热议。 尽快补足养老保险基金的窟窿 社科院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已超2.2万亿。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曾表示,在目前养老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往后的年份缺口逐年放大,到2033年时养老金缺口将达到68.2万亿元,占当年G D P的38.7%。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宗庆后建议尽快补足养老保险基金的窟窿,确保缴费职工的利益。可采取用国有企业的利润补充养老保险基金;亦可以让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入股垄断性盈利国企,保证盈利国企的投资红利能不断补充到养老基金。“不能让现在交钱的职工到退休后没有养老金可领。” 宗庆后建议,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 ,确保养老资金的保值增值。“目前很多保险公司亦在收取养老保险金,现在是收费阶段,应该要让收取的保险基金不断升值,而目前不少保险公司乱投资,都产生了大量的亏损,如果到了需要支付时付不出来,会引起严重的社会稳定问题。国家必须严加监管,制止其乱投资,必须确保百分之百的安全。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养老保险金的增值管理。” 应进一步支持民间资本发展养老服务业 相关数据显示,到2020年,养老服务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年增速20%以上。在全国两会即将开始之际,全国政协委员、杭州市副市长陈小平表示,养老领域正日渐形成一个重要的服务业市场,虽然民政部、发改委、国土资源局等部门在税费减免、土地划拨、建设规划等方面都出台了优惠政策,但因为体制性障碍,水、电、气的优惠价格难以实际落地。这不仅制约了民办机构的健康发展,也降低了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的积极性。 陈小平建议,将养老服务业发展政策上升到多部门联合决策、统一部署的层面,做好各部门间的行政协调,严格落实民办养老机构的税费优惠政策;加大对民办非营利养老机构的政策扶持和财政补贴;按照公益设施用地将养老服务建设用地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同时要防止养老地产变相营利。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杨燕绥建议,政府、个人、家庭共同努力建立养老服务体系,通过培育老龄产业和发展养老事业,打造养老服务供给链,支持居家、社区、机构养老。“同时要考虑购买力问题,考虑不同收入的老年人群的需求,构建低档、中档、中高档和高档匹配的养老服务体系,改变目前两头热、中间空的局面。” 解决养老难题需多管齐下 全国人大代表、天衡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余瑞玉表示,企业退休人员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收入差距较大,每年调整幅度也不一样。希望国家能够重视这个问题,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逐步实现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同等待遇。 全国人大代表、盐城市疾控中心主任沈进进建议,加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并轨工作的建议,调增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将目前基础养老金初步调整为每人每月100元,以切实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障的水平。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认为,因公平性不足而导致社会矛盾加剧、因责任不清责任失衡等导致不可持续以及因长期处于改革试验性状态公众信任危机都会给全面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带来风险。建议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尽快建立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原标题:两会财经眼系列报道之二——“银发浪潮”引老有所依难题 代表委员“催补”养老金窟窿) 责任编辑:王鹏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