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以每平方米四万多元的价格,李尧买了这处39平方米的老旧房子,“面积比我现在居住的房子小了2/3,总价却几乎是相等的”,他们一家人并没有搬到这所附加值极高的房子里去住,只是把户口迁了进去。 如今,不到两年,这所房子每平方米的价格已经涨到了六七万元,而李尧的女儿也很快到了入学的年龄。 这个已近不惑之年的东北汉子认为自己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既然有机会,当然想创造更好的条件给孩子。” 李尧当年家在辽宁农村,到县城读高中,再考上大学来到大城市,如今进入令人羡慕的电信行业工作,一步一步。他说,不排除努力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存状态和境遇,社会也鼓励个体的努力,但是现在不是以前了,过去我没有机会念北京的小学,如果有一个更好的平台,可能我会上更好的学校,那不是更好吗? 年代不同了 史达喜欢以过来人的身份跟别人分享他的经历,虽然这份更类似于“教训”的经历耗掉了他十年的劳动价格。 史达的这份悲催经历很适合用那段经典的电影台词做开头:当年,有一个学区房的机会摆在我面前,可是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时,才追悔莫及。 10年前,史达来到北京工作,2005年时筹备买房,比较巧合,当时看的两处房子价格都是36万元,一处在回龙观,130平方米;一处在中关村,60平方米,是中关村一小的学区房。 “我觉得(中关村)那房子实在是太破了,而且那么小,相对于大一倍又新的回龙观来说,完全没有可比性。”史达现在回想起来还无奈地笑话自己,当时还单身,根本就想不到将来遥远的子女教育问题,“认识不到位”。 2012年,在孩子两岁半时,史达卖掉了回龙观的房子,买了一套中关村的学区房。这个时候他才发现,原来60平方米36万元的中关村学区房,如今总价已变成320万元,而自己回龙观的房子才卖了210多万元。 8年前总价相当的两套房子,8年后的差价竟达到100万元。 “我10年没换工作单位,一直在现在的研究机构,用的是同一个工资账户,买房时统计了工资总数,于是我非常不幸地发现,我10年工资的总额与这个差价相当。”史达说。 实际上史达对学区房的态度也基本代表了整个社会对学区房的变化趋势。他刚工作时,所谓的学区房还不那么热门,中关村的那些名校,通过缴纳赞助费等各种途径基本能够解决,后来他从身边的人那里发现,小孩要进入这样的学校越来越难,直到现在可供选择的似乎只有买学区房一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