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债务压力 但不能否认的是,降息可以降低存量贷款的利息负担,尤其是有助于缓解棘手的债务问题。 今年以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今年8月份,全国人大通过新预算法修改,正式给予地方政府发债权限;10月,国务院又发布《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43号文”),明确地方政府对其举借的债务负有偿还责任,中央政府实行不救助原则,并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 根据Wind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将有5621.83亿城投债到期,上半年是还债高峰期,将有3160.55亿到期。其中3月、4月和5月将达到“洪峰”,到期债务分别是776.3亿元、841亿和636.1亿,占全年到期债务量的4成。 “由于地方融资平台巨大的债务还款压力,不排除有一些平台的资金链会断裂。”某地级市一家城投公司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坦言,此时央行降息无疑对他们来说,是个最好不过的消息。 实际上,实体企业真正的难题在于,亟须打破地方垄断,通过横向的跨区域的产业并购与整合,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显然,本次降息缓解了地方产能的出清,固化了地方利益,对真正的实体企业来说,整合的门槛被人为抬高了,改革的难度和成本实际上是提高了。 “这进一步说明,本次降息很大程度上是中央对地方的一次妥协。”江勋认为,这也可以理解为,中央政府利用降息,短暂的帮助地方渡过难关,以为后续的财政收权、资本市场改革创造条件。 当然,金融机构可能不会乐见这种非对称降息,因为银行颇为看重的利差空间又被压缩了。所以,受访的多位业内分析师认为如此降息短期利空银行股,“不过我们也看到长期的好处,因为只有与企业共渡难关,银行才有长远的未来。”上述国有大行人士坦言。何况银行长久以来行业利润都偏高于实体经济,如今,银行适当让利为实体经济减压降负,其实也是它们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但一个现实是,降息虽然务实,但并不包治百病。实际上,要想解决实体经济之忧,要想迸发新鲜生命力,只能通过深化改革、强化创新解决,国务院近两年来推动简政放权、减税降费、扶持创新、推动创业等举措已经逐渐生效,这些改革的红利正在等待春暖花开时。▲ (原标题:降息被指中央对地方妥协 银行减少4000亿利息收入) 责任编辑:梦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