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7月15日讯】(人民网-财经频道)“民之疾苦,国之要事,我们要竭尽全力,坚决把民生底线兜住兜牢。”这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两会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的。 无论是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还是在全国各地调研时,李克强总理都曾多次强调构建民生保障兜底制度,作为民生保障最关键的一项任务当属养老制度改革。这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得到了体现,报告中14次提及“养老”这个关键词。 多项养老改革相继“破冰” 惠及各行各业 十八大以来,多项养老领域的重大改革相继“破冰”,新农保和城居保正式合并,存在近20年的养老金双轨制终结。今年上半年,多项基本养老改革措施更是日趋完善。 今年年初,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再次提高10%,实现十一连涨,人民财经梳理发现,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已全部调整到位,近8000万退休人员受益。 四川省人社厅副厅长罗良娟表示,这对改善企业退休人员生活、促进社会公平作用积极,能让百姓实实在在受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养老和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是关键之处。 1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明确,本次改革应遵循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原则,建立待遇与缴费挂钩机制,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提高单位和职工参保缴费的积极性。 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统一由55元提高到70元,这是我国首次统一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据专家测算,此次上调15元基础养老金,预计使居民养老待遇达到月均百元左右,将惠及超过1.4亿城乡老年居民和数亿城乡家庭。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消除城乡差别,也更可持续性发展。”人社部社会保障所所长金维刚公开表示,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实现城乡居民养老更加公平,也有利于流动人员就业,加强流动人口权益保障,特别是对农民工来说有利于养老保险的转移,也有利于跨省市的劳动力流动。 随后,人社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各地区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并在2015年5月底前报人社部、财政部备案。 4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将缴纳职业年金,并在退休后享受相关待遇,这一制度设计,将使机关事业单位员工退休后的待遇在改革前后不会有明显落差,新老制度能够平稳衔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