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9月16日讯】(燕赵都市报)冰雪、严寒、极光、帝企鹅,这是远在大陆的我们对极地的所有印象;在西风带气旋中躲避冰山进行环南极考察、在零下五十九度的严寒下搭建“泰山站”、在近乎不可能的条件下完成对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被困52名乘客救援、在返港途中临危受命搜寻MH370失联客机……这才是最真实、最震撼的极地之旅。受安利(中国)公司邀请,9月12日“极地科考 安利相随”科普巡讲活动在河北艺术中心举办,曾六赴南极三赴北极、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综合处处长夏立民和新华社美女记者张建松来到石家庄,在现场通过一场别开生面的演讲,和观众们分享了“雪龙号”及极地科考过程中鲜为人知的故事。 讲述:生命奇迹 极地科考中国身影
“极地科考必须有中国的参与。”夏立民,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综合处处长兼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新闻发言人,曾6赴南极3赴北极执行任务,最长在南极逗留了17个月。今年4月,他完成了第30次南极科考队副领队的任务回国。 在南极内陆建昆仑站的经历,让夏立民十分难忘。当中一项最艰难的任务,就是完成深冰芯钻探场地的修建工作。-59℃的酷寒中,队员们要在地面上挖3米深、10米×10米的雪沟。“都是棒小伙子,每个人身上贴了几十个"暖宝宝",全副武装,只能连续工作20分钟,之后要到-30℃的坑洞口"暖和"10分钟,再继续工作”。夏立民说。 张建松,新华社记者,曾多次随中国极地科考队进入极地考察。搜救马航MH370客机时,她正在“雪龙号”上。“援助搜救失联马航MH370最大问题是时间紧迫,当时给全船8个半小时,这里面包括了办手续、人员上下、物资的补给、离港等,他们基本就像打仗一样,到最后出发了,整个甲板上堆满了东西,大家一边出发一边整理。南纬44度风浪很大,海上搜寻很困难,一班12小时的瞭望,全部靠肉眼,很累。一次吃饭时船员搜寻到一个小亮光,于是5个小时内船来回经历了三次搜索,最后发现仅是一个矿泉水瓶子。”张建松回忆。 环保:除了照片 不留下任何东西 “冰雪大陆”南极堪称“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是世界上唯一保持着大自然原始面貌的大陆。由于南极大陆气候酷寒,极端干燥,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如果南极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人类不仅将不可挽回地永远失去这个科学研究的圣地,而且由此引发的后果,将可能使人类遭受灭顶之灾。 夏立民给现场数百位观众带来的,除了自己数次极地考察的感受,更多是他在工作之余拍下的极地风光照片。这也是极地科考队员们,唯一能从极地“留下”的东西。 每次外出工作,科考队员都要带一个塑料袋,将自己产生的、看到的所有垃圾,哪怕小如烟灰、痰液等背回工作站处理,而每次科考任务结束,带回来垃圾多达200多吨。 南极脆弱的生态系统,对考察队员们日常使用的清洁用品要求极为严格。不仅要求这些清洁用品中不能含有磷及某些特定的有毒成分,而且要求清洁产品自身可快速生物降解,因为南极的食物链简单而脆弱,气温极低,生物的降解效率很低;此外,由于南极科考的物资补给仅仅依靠“雪龙号”考察船在每年夏天运送一次,仓储有限,还要求产品有浓缩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