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直社北京1月9日电】从21岁时刚刚从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的文弱小姑娘,到韶关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业务最过硬、处警最机敏的警员,王莹跨越式的职业转变,在熟悉她的人看来并不稀奇。背诵地图时徒步走完韶关大小街区,苦练业务时将疑难警情记满厚厚的手抄本,王莹说:“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阵铃声响起时会怎样,所以只能丰富阅历,最终百战不殆。” 两个月由“路盲”变“活地图” 新快报报道,2000年,王莹大学毕业,成为韶关当地一所中学的音乐老师。此后,发生在京珠北高速路上的一起交通事故,让她觉得警察这个职业“有点意义”。“当时是深夜,路上撞车了,交警在寒风中全力急救伤员,我正好也在路上,一下子觉得警察这个职业其实不错。” 从教半年后,警队招考,王莹报考被录用到交警队,2003年成为110指挥中心的接处警员。“不就是一个接电话的?”这是刚刚在110接警台前工作时王莹经常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王莹并不辩解,她知道“自己是在做帮助别人的活。” 王莹刚开始时的工作并不顺利,她发现,几乎每一个报警电话,事主都离不开叙述地点,有的详尽,有的模糊,王莹记录得有点吃力。她买来了地图,用了自己几乎全部的业余时间走遍韶关的大街小巷,在地图上做标记,将路名、每个派出所的管辖区域,甚至每辆110警车活动的范围都牢记在心。 “只要能够有与事发地点任何相关联的信息,脑子中就会蹦出附近的路段和地标建筑物。”仅仅两个月的时间,王莹不仅摆脱了从小到大都有的“路盲症”,还成了指挥中心里公认的“活地图”。 “如果警情发生在江上,地点附近的两个派出所都不愿意出警怎么办?”面对疑难复杂警情时,王莹习惯记录在手抄本上,她会找来资深的处警专家询问,并将获得的答案备案下来研究。当王莹的疑难警情资料本累计了好多本时,她已经很少发问了,而是成了指挥室里别人经常来询问的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