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作真:完成暴利转化 记者了解到,假冒保健食品暴利惊人,如“消栓三通”假冒保健食品每盒生产成本仅5元,而在健康讲座上竟叫价680元,非法获利逾百倍。制假者究竟是如何完成暴利转化的? 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日前联合公安机关破获两起重大生产、销售假冒保健品案,据警方介绍,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田家湾某居民住宅,就是存储假冒保健食品的黑窝点,查处现场环境恶劣、条件简陋、设施简单,根本不具备存储条件。 “很长时间以来都没人吃出毛病,因为产品中根本就没有添加药物,导致案犯隐蔽了一段时间。”绍兴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化处处长邵国利介绍,他们对这些保健食品进行检测,发现保健品的功效成分为零,根本不具备保健功能。 犯罪嫌疑人朱某、杨某等向绍兴警方交代,他们制造的消栓三通、冬虫夏草其实就是淀粉、水、糖浆,没有其他成分。至于外包装上“通气血、促代谢、调分泌、消栓、软脉、调压、调脂”等功效宣传,都是针对老人“需求”乱写上去的。 据悉,假冒保健品一般除了产品作假外,包装上一般有三种作假方式:盗用文号、扩大适宜人群、夸大疗效,其中夸大功能是许多假冒保健品的共性。 谢康生提醒,卫生部已将保健食品功能调整为27项,每种保健食品只允许申报其中的两项功能,如有超出两种功能或规定范围的功能,就属于违法或夸大宣传。此外,消费者还可通过国家食药监局官网查询批准文号来识别真伪,查询批准文号可知道产品名、生产厂家和产品适宜人群等,有一样对不上号就有问题。 镀金术:网络虚假宣传 记者调查发现,保健品制假售假犯罪团伙很善于利用互联网作案,会先行在网上对假冒产品进行虚假宣传,让消费者打消顾虑。 如嫌疑人王某事先在互联网上设立樟树市恩泽保健食品有限公司网站,对冬虫夏草口服液等假冒保健食品进行虚假宣传;犯罪嫌疑人朱某用互联网开设“感恩中国行”网站;2011年,犯罪嫌疑人杨某的上家也在互联网上开设保健食品网页。 许多消费者就是看了这些网站宣传内容后,才确信其功效并购买的。绍兴市民陈大伯告诉记者,“感恩中国行”网页详细介绍了消栓三通在全国的销售情况,还有医疗机构权威佐证,声称“临床脂压同降—国际公认、安全有效”。 此外,犯罪团伙还利用互联网建立起点对点线上营销体系,上下线并不接触,下单、物流配送等整个产、供、销链条都通过网络完成,资金则通过银行打款完成,从而形成一张覆盖全国的诈骗网络。 假冒保健品案件虽已侦破,但仍暴露出保健品市场存在的问题。针对老年群体的健康讲座式售假行为,因其隐蔽性强、不易监管,往往不能被及时查处。而针对网站和电子商务等新媒体上的药品保健品虚假违法广告问题,虽然有关部门近年来不断加强监管,但诚如绍兴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汤金尧所言:“和公众的要求,还是存在距离。” “针对老年人的讲座式诈骗往往利用其内心空虚而渴望关爱的心理,这也是这类案件频发的社会原因。”经办案件的民警丁迪因此呼吁,“常回家看看,多关心老人,这些假冒保健品也许就少了可乘之机。” (原标题:老太沉迷保健讲座女儿质疑像传销 揭秘保健讲座的骗术) 责任编辑:小申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直事儿”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