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1月26日讯】(绿之韵)新常态,赋予新使命;新使命,激发新作为。2015年1月20—23日,备受700多万长沙人民瞩目的长沙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长沙人民会堂成功召开。来自长沙各条战线的市人大代表承载着全市人民的期盼与重托,满怀豪情汇聚一堂,共商长沙发展大计,共绘长沙美好明天。 1月20日上午九时,长沙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隆重开幕。大会执行主席易炼红、胡衡华、袁观清、刘新程、张建国、王国海、赵建强、黄佳惠、谭杭生、芮英姿、柳美景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在主席台就座的市领导和老同志有范小新、余合泉、谢树林、杨宏、王克俭等。大会主席团全体成员在主席台就座。出席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的全体委员,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各部门负责人,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负责人,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有关单位负责人列席会议。湖南省政协委员、长沙市优秀人大代表、绿之韵集团董事长胡国安出席会议。 长沙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袁观清主持会议并宣布大会开幕。大家全体起立,会场响起雄壮的国歌。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作政府工作报告。胡衡华说,2014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四化两型”总战略和“三量齐升”总要求,科学应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810亿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5430亿元,增长18%;财政总收入1003.08亿元,增长13.4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32.8亿元,增长17.9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50亿元,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60亿元,增长1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6万元、2.1万元,增长9.4%、10.2%;城镇登记失业率在2.8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7;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长沙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良好开局,新兴产业支撑作用凸显,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迈入地铁时代、成为综合性交通枢纽城市,品质长沙建设向升级版迈进,县(区)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新常态带来新挑战,新常态蕴含新机遇。胡衡华指出,2015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突出改革推动、项目拉动、创新驱动、开放带动,狠抓产业升级、城市提质、城乡统筹、社会治理、民生改善,推进率先建成“三市”、强力实施“三倍”、加快实现基本现代化进程,全面完成“十二五”发展目标。 会议还书面审查了市人民政府关于长沙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审查了市人民政府关于2014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及2015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 把脉长沙发展,共谋民生改善。“胡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对2014年的工作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总结,在部署今年工作任务和目标时充分考虑了实际情况,体现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报告中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地铁开通、新增社区公园、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实现‘十年增’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工作占了很大篇幅,贴近民生,贴近实际,听了令人振奋、鼓舞人心。今年,我所提交的人大议案《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监管问题的建议》和《关于加速推进慈善事业立法、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的相关建议》引起了与会代表团的广泛关注和多家媒体的集体聚焦,令我感到十分振奋!”胡国安代表在接受《长沙晚报》、长沙新闻频道、政法频道等多家媒体采访时,难掩内心的激动与振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