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00,刘忠华到达第一家配送的餐厅,这是一家经营家常菜的单体餐厅,餐厅老板徐先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餐厅的堂食已经完全关闭了,现在全部转向了外卖,外卖订单还是比较稳定的,能够勉强维持餐厅的生存。因为堂食关闭,该餐厅的食材需求也相应减少,此前每天订800-1000元的食材,现在有明显的减少。由于该餐厅是单体餐厅,在这个特殊时期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搭建起自己的配送和订餐渠道,所以现在的外卖经营也全部依靠外卖平台完成,而平台的高佣金也成为餐厅现阶段的主要压力之一,这也让徐老板开始重新思考门店的生意以后该怎么做。 疫情对餐饮行业造成重创,对于这类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餐饮企业或许是致命的,“徐老板们”愁容满面,希望疫情能够快点过去,餐厅的经营能够重回正轨。刘忠华在交货时对徐老板说,“这些菜出库的时候都经过消毒了,你们放心”,让徐老板脸上添了一分笑意。 早上8:30 送菜上门 家庭订单持续上涨 危机之下孕育着新的商机。服务于B端餐饮企业的美菜网看到了疫情期间家庭买菜的需求,推出了面向C端的订菜渠道和配送上门的服务,这也成为刘忠华疫情期间工作的最大变化。“以前只需要给餐厅配送,现在家庭订单上涨得很快,我们几乎一半的订单都来自家庭,这是和疫情之前最不一样的地方,我们现在把家庭订单的配送时间放在餐厅配送之后,一来是可以把菜品分类做得更清晰,而不让两类订单的时间冲突,也能更好地服务于家庭用户,要是太早了,说不定会打扰人家休息。” 刘忠华觉得加上家庭订单,配送的目的地就更加分散,所以尽管现阶段餐厅订单减少,但工作时间和之前几乎没有差别,因为很多小区为了防护封闭了部分小区大门,所以配送的时候要绕一些路。刘忠华在这个过程中也找到了一些乐趣,“看这个订单,大概就能知道这个家庭大概有多少人,要做什么菜,像这个一千多块钱的订单肯定是一个大家族,做的菜肯定很丰富。这个一百多的应该就是小两口,做的菜应该也就是一些很平常的家常菜”,刘忠华说道。 家庭订单与餐厅订单配送过程中最大的差异就是家庭订单要求无接触的订单更多,一些小区还专门在门口设立起了蔬菜寄存的架子,刘忠华只要把蔬菜放在门口就可以了,“无接触配送挺好的,保护客户同时也是保护我们”。 下午2:30 京郊蔬菜基地供应充足 刘忠华在当天中午左右就完成了一天的配送工作,回到站点开始准备第二天的配送。北京商报记者又前往了位于大兴区青云店镇的蔬菜种植基地,看看蔬菜供应源头目前的生产供应情况。 该基地的负责人李兴华在北京商报记者到来之前就已经开始在大棚工作,筹备次日美菜网等经销商需要的蔬菜。李兴华告诉记者,现在是蔬菜种植的淡季,绿叶蔬菜的成熟周期大约在50天,夏天旺季的时候大概只需要25天。现在蔬菜基地的生产和供应一切正常,蔬菜产量也与往年同期相当,保障供应没有问题。 但李兴华也有担忧,由于餐厅进货量大幅下滑,导致蔬菜供应过剩,是否会出现蔬菜滞销的情况。但李兴华并没有减少蔬菜生产的打算,他认为源头供应充足是他们能为战胜疫情做的最大贡献,李兴华也已经向武汉捐赠了15吨新鲜蔬菜,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武汉的关心和支持,“蔬菜很多,不用担心没有菜”,李兴华笑着说道。 此次疫情不仅仅给餐饮行业带来影响,同时也影响到整个餐饮的产业链条。但在此次采访过程中,北京商报记者也发现近两年国内餐饮产业链正在成为疫情之下保供的中坚力量。从源头到平台、仓储、配送,整个过程十分流畅,防护也很到位,同时平台能够在特殊时期通过增设C端渠道为家庭保供提供更多选择和保障。与此同时,供应链的稳定在支持中小餐饮企业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北京商报记者 郭诗卉 于桂桂/文并摄 (原标题:一位蔬菜配送员的“保供日记”) 责编:小美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