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理 1取缔无证生产大桶水黑窝点 此次全国抽检结果显示,瓶(桶)装饮用水不合格样品率为11.9%。国家食药总局食监一司司长马纯良介绍,不合格率较高,主要因为此次抽检重点在风险隐患较高环节抽选样品。但瓶(桶)装饮用水特别是“大桶水”确实存在食品安全问题较多,主要是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等微生物指标超标。 不合格产品主要集中于小型企业生产。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研究员元晓梅分析,“大桶水”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小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欠缺、设备设施条件简陋。同时,桶装水的生产环节如回收水桶的清洗,是否为连续生产的产品,大桶水储存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产品质量。 马纯良表示,为治理“大桶水”食品安全隐患,总局近日已下发专项通知,要求各地食药监管部门严格审查“大桶水”生产企业水源、生产条件和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达不到许可条件要求的,一律不予生产许可;对不能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和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必须依法关停,强制退出;坚决取缔无证生产、制售假冒伪劣“大桶水”黑窝点黑作坊。 2小作坊下月起全面登记监管 首次食品国家抽检结果显示,多数不合格产品为小微企业、小作坊制售。如何遏制这些高风险环节的食品安全隐患?国家食药总局食监一司司长马纯良表示,6月1日起实施的《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将对小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有更细化的监管措施。目前,国家食药总局已在指导各地食药监管部门对隐患较多的食品小企业、小作坊进行全面登记。登记内容包括业主信息,生产经营的食品种类以及销售区域。今后,通过基层食药监管所,对照登记信息对辖区内的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开展严格监管。 3擅改过期食品保质期或被“拉黑” 国家食药总局食监二司司长张靖介绍,过期食品如何处置,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食品安全监管和风险防范的重点。今年3月,国家食药总局发出专项通知,部署超过保质期食品的监管工作:一是监督食品经营者要及时自清自查,过期食品下架,临近保质期食品应专区降价销售;二是过期食品须回收处置,防止修改包装后回流市场。张靖强调,擅自处置过期食品,更换食品包装、修改食品生产日期或保质期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监管部门将加大处罚力度。情节严重的,将被吊销食品生产或销售许可证,列入黑名单向社会公示。▲ (原标题:食品安全国家监督抽检制度确立 首发11类食品抽检结果) 责任编辑:小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