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6月30日讯】(全景网络)近日,做速效救心丸的中新药业(14.39, -0.60, -4.00%)宣布其定增计划,其中最惹人关注的,是其拟投资3亿打造大健康产业功能性植物饮料项目。卖药的跨界卖饮料,早已不新鲜,上市药企中不少早就开始打着“大健康”的旗号开始推广保健饮品,然而全景网记者调查发现,这跨界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贵州百灵(24.41, 0.11, 0.45%)重心已不在“爱透” 在上市药企中,贵州百灵属于跨界卖饮料的“第一拨”,早在2011年下半年第一款胶原蛋白饮品“爱透”正式面市。然而,这款“国际章”代言、花销上亿的饮品,却是来得快缩得也快。去年10月,贵州百灵称“为适应公司战略发展,募投项目胶原蛋白果汁饮品变更为中药饮片项目。” 投资近四亿的项目发生变更,而在2013年年报中,饮料和口服液业务毛利率还同比减少26.38%。“饮料、口服液还有胶原蛋白(饮品),每个阶段产品占比不同,毛利会有变化,这块业务金额不是太大, 而且公司现在也不会太大力发展这个项目。”公司证代陈智解释,由于整个行业变化,公司重心已经转移。饮料和口服液业务去年销售收入784.7万, 以岭药业(28.80, -0.19, -0.66%)“津力旺”只在华北销售 做心血管药品的以岭药业,去年2月开始建设保健饮品项目,总投资4800万。3个月后,两款保健饮品“怡梦”和“津力旺”诞生。然而,至今两款产品卖了多少?公开资料也没有数据,而今年3月,负责推广健康饮品的部门经理汤连茂离职,更是给公司保健饮品的前景蒙上阴影。 “之前的怡梦和津力旺两种饮品现在换了新包装,正在销售当中。”以岭药业证券办工作人员称,“现在主要是在华北这块销售,具体数据我这还没有。” 佛慈大枣茶只在甘肃“喝” 同样在市场上找不着的,还有佛慈制药(15.96, 0.04, 0.25%)的甘麦大枣茶。该产品去年9月上市,至今大半年了,销量多少还是未知数。“这个销售收入不是很多,基本是只在甘肃市场做,”证代安文婷称,由于佛慈制药大本营就在甘肃,“先把这边样板市场做好了,然后逐步推全国,我们也是边做边看。” 医药和消费品推广模式不同成难点 上市药企为了卖饮料,动辄投资近千万甚至上亿,但是得到却只是“业绩金额不大”、“销售收入不多”。曾经火热的“大健康”概念,如今正在遭遇尴尬。 “因为医药的壁垒比较高,消费品的壁垒比较低,谁都可以做,”东北证券(7.05, -0.02, -0.28%)医药行业研究员分析,“用原有的模式去拓展肯定会遇到问题,主要以前品牌的影响力复制比较难,第二就是新的队伍建立需要过程。”该研究员认为,相对而言中药的跨界比化学药要有优势,“本身大家都是做保健功能,会有一定联想。” 中新药业酸梅汤只能“没味道”? 如今前辈们已经“趴在沙滩”上,但是后入者还在朝门里挤。中新药业就打算在其11.55亿的募集资金中,拿出3亿打造植物饮料:酸梅汤饮品“梅印象”和“梅味道”、秋冬季植物饮料梨汤“梨印象”和“梨味道”。预计内部收益率(税后)为20.33%,投资回收期(税后)为7.05年。有投资者吐槽:“去蹚饮料行业的浑水,能有多大能耐?必然没味道。” 显然,上述研究员也不看好:“中新药业做着一块我不是特别看好,做消费品这个竞争是比较激烈的,需要团队很强的执行力,(中新药业)这个跨度比较大,然后如果做得好的话,不需要7年那么长,如果做得慢的话,就此黄了也有可能。”▲ (原标题:药企跨界卖饮料成风 赔本赚吆喝?) 责任编辑:小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