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8月25日讯】(世界直销中国研究中心)最近在很多场合,听到很多行业抱怨的声音。自去年以来,近些年发展得顺风顺水的多家企业,都不同程度遭遇到了被“严打”的问题,轻则被罚款,重则进局子,甚至还出现了被公开审判的情况。 该怎么来理解行业的现状,我觉得,不能简单用成长的代价,来定义现在的情况。过去,我们总的认为,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会遇到不同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这一点本身没有错,但是还是缺少了些前瞻思维,到企业真正经历了某一个发展阶段时,遇到困难还是来不及反应。最重要的是心态转不过来。 举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直销企业做到20——30亿左右业绩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企业会面临大量的公关事件,但是又有几个企业在面临这个问题之前的时候,真正把公关的重要性提到很重要的位置呢? 心态没有及时转过来,会出现哪些问题呢? 第一,出了事,第一反应是想省钱,省事,不要给公司造成太大的损失,但往往是这种心态把事情搞大。 第二,出了事该由谁负责任?在外事还没有成为公司重要部门的时候,能调动的资源,和能承担的责任有限,更不要说快速反应和迅速判断事件的走向了。 第三,公关事件,这应该谁来承担这个成本,老板,市场部还是外事部? 总结这三个问题,其实关键就在一点,就是权责的问题。很多突发的公关事件,靠一个地方的外事经理所掌握的资源,根本不足以摆平。我印象很深的是,安利的公关,可以为一个地方上看起比较小的媒体报道,直接在一天之内打通整个大区的公关力量和资源,大家协力配合,把事件压制在萌芽状态中。 我们经常说,安利是这个行业的教父级企业,一直在制定行业的标准。但是我们的内资企业,往往更看重的是安利的培训和奖金制度,主要落脚点还是在市场上面,也就是抓业绩上面,而对安利的另一条生命线公共事务,就没有那么热衷了——因为这是个花钱而不赚钱的部门。大家进入了一个误区,就是先有了业绩,再去开分公司,然后再想到外事的事情。 理论上这样没错,以业绩来养团队,这样公司从成本考量上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但为什么安利不这样做?因为安利深刻了地了解这个行业,它不会天天讲行业主流化,它反而比内资企业更加尊重中国的国情,更加深刻地理解直销的利益与风险,因此安利自从选定了在中国做直销,就一直把风险控制当成绝对重要的一环,对政府和媒体的公关从来没有松懈过,不管业绩好不好。 因此,我们在盛赞直销模式强大的营销能力的时候,同时也应该正视直销模式带来的争议和风险,不能把责任一古脑地推给监管者和政策,尊重游戏规则并通过利用游戏规则获利,这是在全球都通用的。 有了这个心态,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第一,承认现有运营模式和游戏规则存在一定冲突,那么被罚,被管制就是必然的,既然是必然的,就应该主动去接受管制,做提前勾通。既然你要讲抢占市场先机,那么支付市场的开拓成本是应该的。 第二,把市场开拓成本列入预算成本。想走直销这条路,你可以省中间的代理商,渠道商等环节,但是你不能省公共事务的成本。主动把公共事务列入公共成本,这样公司才有可能由上而下建立起专业的公共事务团队,这样才能长远。 第三,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不要因为喜欢直销就随意放肆,真正的爱是要克制。就是既要爱直销的好,也要理性地面对直销的坏。▲ (原标题:企业屡屡被罚 如何看直销行业监管和公关?) 责任编辑:小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