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介入的“发令枪” 备案注册制实施,让对中国市场渴望的进口保健品看到希望。 目前通过海外代购、跨境电商等渠道,进口保健品已经开始纷纷在中国抢市场。以澳大利亚最大的保健品牌BLACKMORES为例,该公司有四成的收入来自中国。另一家美国的保健品牌自然之宝声称去年双11节一天卖出数万瓶辅酶Q10,总销量超过千万。据记者了解,目前部分进口保健品牌在国内仍没有获得食药监总局的“蓝帽子”,在中国销售的渠道多集中在线上,未来通过备案制后,便可以轻松进入国内线下销售渠道,同时,未来国内保健品面临的竞争压力也会加大。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除去跨境电商、海购以外,进口保健食品目前的规模已经由约12亿美元。张中朋表示,管理办法的出台,对进口保健品无疑是利好,“虽然目前进口保健品只是在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领域可以备案,但起码开了一个口子。中国保健食品的市场蛋糕还是很大的”。 在王大宏看来,从立法的角度看,过去保健食品长期处在一个法律地位模糊的阶段,新食品安全法出台后,保健食品的法律地位得以明确,管理办法的出台,是注册备案制的落地,“保健食品行业投资,过去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政策风险,其实,制药企业、食品企业、外国同行都很看重中国保健食品市场,都想加大投资力度,但过去投资都在观望的状态。目前法律地位明确了,最受鼓舞的应是这些投资,这就像打了发令枪一样,不论是追加投资,还是并购都是可预期的。” 其实,在管理办法出台之前,已有企业抢先一步布局。辉瑞今年初就披露完成收购仙乐制药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千林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及其千林品牌系列产品100%的股权,此外,康美药业去年中则拓展保健品市场,收购麦金利74%股权。“其实与辉瑞相似,很多跨国企业都对中国的营养健康产业有兴趣,只是辉瑞先走一步了”,王大宏表示。 除了进口产品,国内产品也将有大变化。汤臣倍健方面透露,备案只能由生产性厂家来做,且不允许贴牌,对市场上较为常见的连锁药店自有品牌保健品(多为贴牌生产)将造成实质性约束,大的连锁如想继续生产销售自有保健品唯有选择收购生产性企业,将成为重资产,“目前连锁药店自有品牌保健品正是汤臣倍健重要的竞争对手。” 张中朋表示,目前管理办法刚刚出台,未来还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首先是加快原料目录的出台,否则之后工作很难开展;其次审批原则也要继续细化,特别是细化技术要求;最后是加大保健食品上市后的监管力度。▲ (原标题:保健品行业的福音:缩减审批时间 中国市场蛋糕增大) 责任编辑:尘风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直事儿”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