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牵头、联合 9 部门印发了《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方案》,在全国开展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工作。 这是近年来,参与部门最多、时间跨度最长、涉及范围最广的一次专项行动。截至2017年底,仅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就检查食品保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87万家,查处违法案件1.2万件。 2018年5月,市监总局发布《关于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重点行动的公告》,保健品虚假宣传再次被纳入执法重点。监管部门围绕网络交易、农村市场、医药、教育等行业和领域,集中整治社会关注度高、反映强烈的市场混淆、商业贿赂、虚假宣传以及涉网不正当竞争等突出问题。 但是,虚假宣传问题却是年年整治年年增多。直到去年年底爆发的权健事件,才彻底戳破了保健品虚假宣传这个毒疮。 多举措整治乱象 保健行业虚假宣传,是长期存在的顽疾,大多受害的是一些老人、病人,社会反映强烈,广大人民群众深恶痛绝。 除了专项整治行动,近几个月来,监管部门也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治理保健品虚假宣传。 2018年10月,市监总局发布《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问答》,这是官方首次在公开资料中提及并明确保健品与保健食品的区别。其中指出,保健食品具有明确的法律定位,产品属性为食品,不是药品,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可以调节机体的某些功能,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监管过程中“事实不清、监管错位和信息误导”的情况发生。 紧接着市监总局又将常见的虚假宣传表述做了归纳。2018年12月,市监总局官网发布了一则《关于防范保健食品功能声称虚假宣传的消费提示》,整理出市场上针对监管部门批准的27类保健功能的虚假宣传表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