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8月23日讯】(北京商报)最近一段时间,心脏病救命药硝酸甘油、治疗痛风的别嘌醇等部分药品因供应不足而价格上涨,引发病患的焦虑。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确定加强常用药保障和稳定价格的措施,确保群众用药需求和减轻负担。 药价普遍性上涨了吗?上涨背后的推力是什么?如何确保药品保供稳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就目前药品价格上涨情况一一进行了回应。
暂时性、局部性短缺 近期,药品断供、药价大幅上涨的新闻频繁见诸报端。 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70%的常用药价格降低或持平,抗癌药等高价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到18%。30%左右常用药的价格有所上涨,个别品种涨幅较大。 陈金甫回应称,药品价格上涨情况确实存在,一方面总体药价稳中有降,另一方面确实存在个别短缺的急(抢)救药价格上涨。“我们调查了3200多种常用药品,大概只有200多种涨幅较大,集中在部分短缺药、急(抢)救药和少数非处方药等。” 据媒体此前报道,上海、山东、湖南、贵州等地相继出现别嘌醇、阿糖胞苷、甲氨蝶呤、硝酸甘油、颠茄片、维A酸等药品涨价断货或供应不足的状况。 2018年我国短缺药品超过2000个(不包括一些地方发布的短缺药品),其中扑尔敏、甘草片、罗红霉素等常用药品价格一路上扬;前不久媒体曾报道,作为心脏病的救命药之一,硝酸甘油涨价超过10倍,药品短缺已成为相关部门及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陈金甫介绍,这200多个涨幅较大的品种有几个特点:一是在药店销售的药和非处方药,二是日均治疗费用比较低的药,65%的涨价药品日均治疗费用在3块钱以内。 根据我国用药特点,用药需求主要在临床、在医院,而群众在医院买药多为基金报销,个人支付少,因此群众对这部分药品价格稳中有降感受不深;而涨价的药品主要分布在药店,大多属于需要群众自己花钱买的非处方药,所以对药店药品涨价感受比较深。 曾益新则指出,目前,随着短缺药品供应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健全,我国药品短缺矛盾有所缓解,大范围、长期性短缺情况较少,主要为暂时性、局部性短缺,今年各地建议国家应对处置的品种有10余种,每个品种限定在个别省份,不具备普遍性。
保供稳价三大壁垒 为什么会出现药品短缺的情况? 曾益新从三个方面总结了我国药品供应保障领域存在的问题:药品短缺监测预警的及时性和灵敏度有待提高;短缺药品采购和储备政策亟须完善;部分短缺药品的原料药和制剂市场垄断问题需加大力度解决。 陈金甫补充道,首先,市场调节机制还不充分。涨价药品多数具有市场容量小、竞争不充分的特点,往往是临床必需,缺少替代,容易出现“以缺逼涨”的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