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8月2日讯】(环球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越来越重视,各种各样的养生保健方法随之走进人们的生活。与年轻人多选择运动健身不同,很多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服用保健食品来实现祛病强身的美好愿望。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保健食品领域乱象纷呈,夸大功效、虚假宣传、不法营销、非法添加等问题层出不穷,导致不少老年人不仅遭受了财产损失,还遭受了身体损害,甚至延误了病情。如何对保健食品进行有效监管,更好地维护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保健食品的“法律身份” 一提到保健食品,有人嗤之以鼻,也有人爱不释手,尽管人们对保健食品的态度和立场两极分化,但不少人对保健食品的含义却未必真正了解。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编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释义》的解释,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保健食品的本质是食品,与俗称的‘保健品’不同,保健食品是一个法律概念,受食品安全法规制。而俗称的‘保健品’不仅包括保健食品,还包括一些保健器械,如按摩仪等。”北京市法学会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会长、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邱宝昌告诉记者。 中国保健协会原理事长、中国卫生监督协会会长张凤楼也曾公开表示,保健品与保健食品概念应严格区分,保健品没有一个统一的法律定义,而保健食品有严格的法律定义。 记者了解到,与普通食品相比,保健食品被允许声称具有一些保健功能。目前,监管部门依法批准注册的保健食品允许声称的保健功能主要有27类,依法备案的保健食品允许声称的保健功能为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其中,允许声称的27类保健功能为: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糖;抗氧化;辅助改善记忆;缓解视疲劳;促进排铅;清咽;辅助降血压;改善睡眠;促进泌乳;缓解体力疲劳;提高缺氧耐受力;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减肥;改善生长发育;增加骨密度;改善营养性贫血;对化学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祛痤疮;祛黄褐斑;改善皮肤水分;改善皮肤油分;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消化;通便;对胃黏膜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 众说不一的保健功能 对于保健食品的态度,记者调查发现,因人而异。 李先生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父母都已年过七旬,对于保健食品,李先生并无好感,他表示从来不主张父母接触这类东西,因为他觉得吃这些不见得有好处。 赵女士刚刚步入知天命之年,因体检结果表明体内钙质流失严重,她开始有意识地服用保健食品,期望能够增加骨密度。 雯雯一直嫌弃自己肤色偏黑,听说维生素C有美白功效,她平时会补充一些维生素C片,也经常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最近一年她感觉肤色有些变化,变得白净了一些,但她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东西在发挥作用。一直以来,雯雯的睡眠也不大好,她曾到药店买过标有“改善睡眠”保健功能的褪黑素片。“我觉得有一定的助眠效果,吃了以后,睡眠好一些了。”雯雯告诉记者。 记者调查发现,药店一般都设有专门的保健食品货架,货架上方一般都用绿底白字的标签标明“保健食品”字样。货架上摆放的常见保健食品主要有各类单独的维生素及复合维生素、钙片、蛋白粉、褪黑素、蜂胶、鱼油、葡萄籽、减肥茶等。记者查看各类保健食品的外包装发现,上面标注的保健功能通常包括增强免疫力、改善肠道功能、改善睡眠、补充钙、增加骨密度、美容(祛黄褐斑)、延缓衰老、补充维生素、对化学肝损伤有保健功能、抗疲劳、辅助降血脂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