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6月14日讯】(搜狐健康)只有胸闷却没有喘息和气促症状,可能是哮喘?近日,《医师报》召开的 “胸闷变异性哮喘发现20周年”宣教活动启动会及《胸闷变异性哮喘诊疗建议》发布会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沈华浩教授介绍,胸闷变异性哮喘的患者往往起病隐匿,以胸闷作为唯一或主要症状,没有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等典型的哮喘表现,容易误诊和漏诊。 20年前,沈华浩教授接诊了一例特殊的患者:2002年,小兰(化名)开始出现胸闷等症状,两年间全家到各地就医,始终没有查到确切的病因。还被怀疑是精神病,因身体原因,小兰被迫离开校园生活,一家人也因小兰久治不愈的胸闷,招来了村中的流言蜚语。 2004年,老兰夫妇在《钱江晚报》帮助下找到了沈华浩团队收治,最终小兰被确诊为一种不典型哮喘,经过抗哮喘药物治疗,小兰的病情逐步稳定。 他的病情给了沈华浩团队很大启发,为后续对胸闷变异性哮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2013年,沈华浩团队在国际上发表文章,首次发现并命名了胸闷变异性哮喘,引起国际医学界呼吸学科领域广泛关注。伴随着相关研究的推进,更多类似患者有幸受益,摆脱痛苦,这是一种医患间的双向成就。
据估算,我国呼吸专科医生年诊断胸闷变异性哮喘病人近28万。实际患者群体应远超这个数字,这类患者无喘息症状、无哮鸣音,患者往往辗转于各个医院之间,可能被误诊为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不全、更年期综合征、精神疾病等。虽然胸闷的症状和上述疾病有一定相似之处,但导致误诊的根本原因还是医生对胸闷变异性哮喘认识不足所致。不典型哮喘,如胸闷变异性哮喘容易被误诊漏诊,需要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 为了进一步加强社会各方对胸闷变异性哮喘的认识,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取得更多进展,本次活动发布了《胸闷变异性哮喘诊疗建议》,强调胸闷变异性哮喘没有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等表现,亦没有典型哮喘患者肺部听诊时常见的哮鸣音,临床医生接诊胸闷患者时,除了考虑心血管、消化、神经肌肉、精神疾病外,还要考虑胸闷变异性哮喘可能,必要时对疑似胸闷变异性哮喘的患者进行肺功能和支气管激发试验等检查。 而对广大群众而言,专家建议,当自己有胸闷症状,除了到心血管科、消化科就诊,还要到呼吸内科就诊。 当胸闷症状与季节变化相关,或晨起或睡前严重,或冷空气或刺激性气体可诱发,或运动可诱发,或伴有过敏性疾病,或有哮喘家族史等,要高度警惕是否患有胸闷变异性哮喘。 如果家里的小朋友有叹气样呼吸、深呼吸、长出气、清咽等表现,尤其是伴明确过敏性鼻炎,过敏原检测提示过敏时,要及时就诊诊除胸闷变异性哮喘。 如果怀疑自己患有胸闷变异性哮喘,但是常规肺通气功能检查正常,还要到有支气管激发试验条件的医院进一步完成支气管激发试验。 已确诊的胸闷变异性哮喘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规律使用吸入药物、定期随访,避免自行停药。 沈华浩总结,胸闷变异性哮喘已从“不可诊”变“可诊”,从“不可治”变“可治”,过去很多胸闷的患者往往在医院各个科室就诊却得不到及时诊断及治疗,最后医生无可奈何,让患者去精神科就诊,按照精神疾病治疗,承受了很大的心理社会压力。目前,我们已经确认胸闷变异性哮喘是一个独立的哮喘类型,全国多中心研究已经证明,成人胸闷变异性哮喘的治疗可参照典型哮喘进行治疗,且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因此,对于绝大部分胸闷变异性哮喘患者而言,只要能够顺利诊断,治疗是简单、有效的。患者经规范化治疗后,能够回归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原标题:搜狐名医 | 沈华浩:长期胸闷患者应警惕“胸闷变异性哮喘”) 责编:小美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