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先期试点 放宽便利店药品经营限制政策出台后不久,北京首家可售药便利店便落户朝阳。去年12月1日,可经营乙类非处方药和二类医疗器械的便利店——京客隆京捷便利工体东路店获批正式开始营业。开业之初,该店在售药品达60余种、医疗器械35种,覆盖了市民用药的基本需求。 北京商报记者走访京客隆京捷便利工体东路店看到,药品售卖区设置于收银台内,主要包括常用的感冒发烧类用药、中成药和跌打损伤外用药等,占据了大约一面墙的面积。医疗器械货架则被设置在便利店一进门处,主要销售的是血压计、医用棉球等。 作为北京市首家获批经营药品的便利店,北京京客隆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虹表示,放宽药品经营限制为企业发展营造了更好的营商环境,也方便了消费者。 与此同时,在日本有销售药品经验的罗森也开始通过与药房合作,探索在中国搭载药品销售的模式。罗森先是在武汉与普安药房合作,在罗森台湖店以“药房+便利店”混搭门店的形式同时运营两种业态。此外,罗森北京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适时推出在罗森店铺销售乙类非处方药品的业务。 门槛高盈利难 便利店搭载药品虽然是一项便民举措,但在实际落地和推进过程中,却并非一帆风顺。北京商报记者采访过程中了解到,目前相关政策对便利店售药设置的门槛过高,导致不少有意愿搭载药品的便利店被挡在了门外。 《北京市开办药品零售企业暂行规定》要求,大型购物中心和繁华商业街区开办经营类别为乙类非处方药的药品零售企业,营业场所药品经营使用面积不得少于20平方米。而经营乙类非处方药的药品零售企业,应当配备至少1名具备相当于药师或以上职称的药学技术人员。 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北京市本土便利店业内人士直言:“便利店卖药是便民的好事,但实际落地起来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考虑。”对于企业来说,绕不开的是实际运营成本问题。便利店本身属于高投入业态,80-100多平方米的门店面积在北京市很多地段可谓寸土寸金,如果开辟出20平方米的空间用来售药,就意味着其他货架和商品要相应减少,任何一家企业简单评估一下成本和销售就都知道这并不“划算”。 除了坪效问题外,便利店售药额外增加的人工成本更是难题。目前便利店员工主要从事理货、收银等工作,并不懂医药知识,即便是经营非处方药,也需要配备符合专业资格的药师,由于便利店都是24小时营业,如果按照普通员工“三班倒”的工作制,一家24小时便利店至少需要聘请3名专业药师,增加的人工成本不言而喻。 北京商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多家便利店企业,其中,7-11相关负责人表示,暂时还没有销售药品的计划。京客隆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有京捷生鲜东大桥店进行试点,随后会根据具体试点情况进行考量。 易观医疗分析师陈乔姗强调,便利店售药主要弥补的是非24小时药店的缺口,提高应急药的可及性。但目前这块需求医药O2O和智能药柜也都可以弥补。“便利店售药主要是高频带低频,顺带手的事。如果要求这么高的话,这个初衷就被违背了。” 上述人士表示,便利店售药要实际落地还存在许多细节问题需要解决。企业本身很愿意积极响应这类便民政策,但是也希望相关部门能进一步细化政策和标准,在既满足便民需求的同时,又能平衡企业实际运营中会遇到的难题。 (原标题:便利店售药,想说爱你不容易) 责编:小美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