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11月23日讯】(知识经济)2018年9月25日,早上八点。 深圳福田,泰然工业园区204栋的4楼。 一百多人分列在大门两边,不停吼着“还钱,还钱,还钱……” 怒喊声此起彼伏,人们举起充满愤懑的拳头随着声浪一起有节奏地挥动,屋内的人如临大敌。 “我警告你们不要在这里闹!” “知道了,我们正在给领导汇报。” 这个局面僵持了整整两个小时,渐渐失去耐心的人群,已经不想再听这重复了无数次充满机械感的恐吓和敷衍。 “今天领导不在,你们见不到面了。” 上午十点,一位工作人员出来宣布。 这句话压垮人们心里的最后一道防线。 失控骚动的人群纷纷涌入了7楼,却只见到一道被锁住的玻璃大门,透明的玻璃门如一道黝黑的铁幕,隔绝了他们对生活的信心,但人们不愿意就这样放弃。 桌子、椅子、花瓶……带着他们的哀嚎和绝望飞向玻璃大门。 砰——砰——砰—— 砰——噔——哐啷—— 门碎了,伴随着喧嚣声与哭泣声,人们踩着碎屑冲了进去…… 他们成功了吗?不,他们早已失去了太多!
这是发生在2018年国庆节之前,深圳前海云集品公司大门前的一幕,参与“围攻”的正是被拖欠货款的云集品供应商。 他们之前在供应商群里听消息:9月25日,云集品要登记供应商欠款信息,登记后就付款,否则逾期不付。可在前一天,云集品突然发出通知,宣称自己并没有召开这样的登记会的计划,一切都是别有用心之人故意煽动挑拨。可供货商们还是在这一天自发集中起来,他们并不在乎是否真的有这样一个登记会,只是想找云集品要个说法,“攻破”云集品的大门看来也是无可避免。 云集品企图以一纸通告来阻挡供应商, 然而以失败告终。 而这场“围攻”风波的背后,究竟还隐藏了些什么?《知识经济》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云集品,全称为深圳前海云集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于2014年7月注册成立,主要运营云集品TPS商城。记者发现,在对外宣传中,云集品定位是一家大型综合性的跨境电商平台,打造“消费者+综合型电商平台+供货商”全新商业模式,旨在实现“互联网+跨境电商+分享经济”三位一体的新零售战略。 简单来说,云集品的核心就是“消费返利”模式。 如此天花乱坠的表述,实属让人云里雾里,简单来说,云集品的核心就是“消费返利”模式。 用户在云集品上购买一定数额的商品后,就能在平台上拥有一间自己的虚拟店铺,不同的消费金额对应的不同店铺等级,分别有普通、铜级、银级、白金和钻石五种等级(只注册不消费的算作普通等级),而不同等级的店铺,可以享受不同比例的销售利润分红,还可以领取多种销售奖励。
令记者意想不到的是,云集品除了“店铺等级”系统外,还另外设计了一套依靠发展下线的“职称体系”——一条从普通会员到副总裁的 “升职之路”。 “升职”就是要发展另外3人成为与自己同等级的云集品会员,这样自己就自动向上晋升一级,他们则会挂在自己的店下,而当你推荐其他人直接成为铜级以上的店主后,后者不论等级都会同样成为你的直接下家,为你的“升职”铺路。根据奖励规则,每发展一个下线还能获得其利润的5%。 云集品的“店铺等级”和“职称体系”双系统。 记者了解到,在云集品上申请开店只需提供身份证正反面照片和手机号,许多云集品会员就是拿着家人的身份信息大规模地“铺店”,发展自己的“下家”,以获取更多的返利。 而在重点的购物板块,云集品也有着复杂的设定:商品会分为精品区和普通区。例如,每次晋升后的首次消费,消费者只能到精品区消费。而精品区的商品价格往往会提高数倍,云集品不同分区的商品分红比列也不尽相同。 记者在云集品的贴吧中看到了许多对比云集品商品价格的帖子,证实云集品上的货品存在着价格虚高的问题。而且许多网友爆料,云集品的很多商品还属于高价劣质,“只卖3元至4元一斤的大米,在平台上都是10元以上一斤,而且一看就是翻新过的陈米。” 总的来说,云集品对会员设计了入门消费金额、层级返利、发展下线分红三种违规操作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两套极其复杂的等级模式,在麻痹众多会员的同时,也是欺骗会员:买东西有钱赚,拉更多的人买更多的东西就有更多的钱赚。 羊毛出自羊身上,云集品所获利润,一部分就来自于会员购买价格虚高产品的超额花费,而另一部分就来自云集品对供应商的无情压榨——不断拖欠应付给供应商的大笔货款。
对此,记者联系到了两位云集品的供应商,了解他们是如何一步步被云集品这艘贼船给拖入了深渊。 S君,一名广东深圳的供应商,主要经营以手机为主的电子产品,在天猫和京东上都有自己的店铺。去年12月,经朋友介绍,S君成为了云集品的一名供应商。 “开始我以为这就是个普通的电商平台,但没想到是个骗子团伙。”S君这样说道。 记者向S君询问货款拖欠情况时,S君带着点无奈,“其实早在2017年7月份,就开始有供货商反应存在拖欠行为了,但当时我也不知道,知道了也就不会去做了。”S君继续解释到,语速也越来越快,“因为我进驻的时候算比较孤立的,身边也没有其他的供应商,我是在2018年3月份才后知后觉。然后我在网络上查,发现知乎、微博和贴吧上,都有被拖欠的供应商,那时候就感觉有一点不妙了……” 记者暂时打断S君的自责追悔,询问他有没有想过解决的办法,S君则发出了冷笑,“怎么解决,我一直在反映,要求回款,但是那边都是说正在想办法,这都一年了,还没想出个办法。”S君还透露道,“其实云集品那边对我们供货压价一直很严,我们基本没什么利润。” 采访最后,S君心不在焉地喃喃道,“他们赚这么多,怎么可能回不了货款嘛,就是想拖!”S君向记者透露,自己在三个月的时间,为云集品提供了价值十多万元的电子产品,而这算是拖欠少的。“那些做生活用品的,供货量很大,拖欠情况应该更严重。” 后来,在S君的介绍下,记者又联系上了一位亲历了2018年9月25日云集品被“围攻”现场的供应商。她被其他供应商称为朗姐,是一位重庆地区的生活用纸供应商。也正是在朗姐的述说下,记者了解到“围攻”那日的诸多细节,才有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朗姐表示,云集品在全国大概有近6000多家供应商,而那天参加围攻的很多都是川渝地区的供应商,“大家大老地远跑去深圳,就是为了讨个说法。” “我2018年2月13日去过深圳一趟,呆了20多天,没得到个说法,所以这次我又去了。”朗姐陈述道。当记者向朗姐询问现场冲突是怎么发生的时候,朗姐突然转成川渝口音,“那是哟,重庆成都的脾气都大嘛,他们态度不好,肯定要起冲突啊!怪不到我们。”朗姐还透露到,“其实那天,有记者跟我们一起在现场采访调查,但是不晓得为什么没报道出来。” 朗姐告诉记者,自己是2017年10月份开始为云集品供货,目前已经被拖欠了100万元以上的货款,她还戏谑地回应,“其实我100万元也还不算多,300万元以上的比比皆是。”
后来,朗姐给记者介绍了许多其它供应商的情况,有的供应商被拖欠货款高达四千多万元;有的供应商联合群,被拖欠的货款估计已经达到8亿元;有的供应商甚至因为云集品已经负债累累,走投无路。云集品供应商分布范围之广,被拖欠资金之多,令记者触目惊心。 然而即使是麻烦缠身,云集品仍在不停翻新 “花样”,企图苟延残喘。 先是在2018年2月,云集品就已经被供应商“围攻”了一次,董事长潘跃建随后紧急公开了一封“万言书”,宣称公司目前遇到了极大的危机,有5700万元的公司资产被银行冻结,希望会员能为公司筹措3000万元左右的资金,帮助平台熬过去。 然后又在2018年4月23日,云集品在官网上公布一则“发布原始股”的重要消息,称将在未来8到10个月内借壳上市,鼓励所有会员靠消费的方式购买原始股,声称一旦成功上市,原始股的价值将可能增值百倍。 云集品企图以这样的“激励”举措,一方面继续蒙蔽消费者,维持他们对云集品还可以盈利的幻觉;另一方面则是变相安抚供应商,表示公司正在想办法解决问题。 面对拖欠供应商大量的货款,云集品还“机智”地想出了靠平台“转介”这个方法来躲避。 云集品在自己的网站上,新增了“1314商城”入口,宣称用户升级后会全部转到“1314商城”,要求供应商重新和“1314商城”签新合同,才能拿回货款。按照云集品的规定,供应商加盟“1314商城”又需要给50万元的加盟费,而一些害怕彻底拿不回拖欠货款的供应商不得不妥协答应签约。可当签订合同时,不少供应商又被云集品告知,自己被拖欠的货款将会被“打折”结算,只能拿到其中的一部分。 云集品的“分身”——1314商城。 实际上,部分供应商即使签订了如此苛刻的协议,也迟迟未能按照协议领回一分钱的货款。
记者通过多方查阅发现,云集品早在2017年,就已经被多家媒体点名报道“涉传”,连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也提到了云集品“消费返利”的运作模式涉嫌传销。多个地方公安机关也已将云集品作为重点排查对象,据报道,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在2018年8月已经查封了云集品的一个办公场所。 讽刺的是,云集品在这次被“围攻”之后,云集品董事长潘跃健再一次出面,公布了一段视频讲话。通过朗姐,记者看到了这段视频。 视频中,潘跃健不仅“动情”地将供货商和会员称为“家人们”,还“声泪俱下”地说到这次供应商闹事是被别有用心的人挑拨;并解释云集品各方面都在好转,不会跑路,公司会通过资本市场战略合作,引进外部资金来解决供应商的货款问题。最后,他还不忘补充,“但是,这么大的货款危机需要一点时间……” 被“围攻”之后,云集品董事长潘跃健再一次出面。 潘跃建早前就有经营老鼠会的嫌疑,那么他所说的话,供应商们会有几分相信?记者就不得而知了。 上一个打着“消费返利”噱头的“云联惠”刚崩盘不久,而模式几乎相同的“云集品”结局会同样如此吗?经过此次“围攻”风波,供应商被拖欠的货款能否要回?本刊记者将会持续关注。 (原标题:围攻云集品风波的背后) 责任编辑:佟佟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